[发明专利]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及其群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3645.1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墨;王俊凯;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墨菲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1/30;G05D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机翼 螺旋桨 陆空 飞行器 机身 群控系统 折叠状态 零位 弹性伸缩机构 自身长度方向 弹性伸缩 伸展状态 无刷电机 可折叠 桨叶 轮组 平行 侧面 驱动 行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及其群控系统,其中,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包括机身和多个折叠机翼;所述折叠机翼设于所述机身的顶部,具有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可折叠于所述机身的侧面;所述折叠机翼的端部设有螺旋桨和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的无刷电机;所述折叠机翼设有弹性伸缩机构,以使所述折叠机翼可沿自身长度方向弹性伸缩;所述折叠机翼的端部设有第一轮组,所述螺旋桨设有零位;在所述折叠机翼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螺旋桨处于零位且所述螺旋桨的桨叶与地面平行。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增加陆空两栖飞行器行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人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及其群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中型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密度增大,且人均拥有汽车数量也在增多,地面交通承载能力却完全没有办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尤其是在通行高峰期,地面交通拥堵的情况难以解决,经常会出现开车没有步行快的尴尬情形。而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大型无人机技术日益成熟,将此类飞行器作为载人工具使用成了可能,也为利用空间资源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成了可能。但作为载人飞行器,其在地面通行的适应性较差,在空中飞行也存在诸多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旨在提高载人飞行器在地面通行的适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包括机身和多个折叠机翼;所述机身包括壳体和机罩,所述壳体与所述机罩围合形成舱室;所述机罩通过铰轴和自动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折叠机翼设于所述机身的顶部,具有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可折叠于所述机身的侧面;所述折叠机翼的端部设有螺旋桨和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的无刷电机;所述折叠机翼内置电子调速器,以控制所述无刷电机的转速;所述折叠机翼设有弹性伸缩机构,以使所述折叠机翼可沿自身长度方向弹性伸缩;所述折叠机翼的端部设有第一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无刷电机同轴设置;所述螺旋桨设有零位;在所述折叠机翼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螺旋桨处于零位且所述螺旋桨的桨叶与地面平行;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还包括均设于所述机身下方的第二轮组和第三轮组;所述第二轮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以驱动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在地面运动;所述第三轮组连接有转向机构,以控制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在地面运动时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折叠机翼端部还设有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轮组通过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无刷电机的联动。
优选地,所述舱室包括驾驶舱、控制舱、动力舱和货舱,所述驾驶舱设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纵杆和指令输入机构,所述控制舱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动力舱设有石墨烯电池。
优选地,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还包括智能避障装置,所述智能避障装置包括GPS模块、高度传感器、雷达测距仪、无线通讯模块和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还包括整机弹射装置,所述整机弹射装置设于所述机身顶部,包括降落伞和弹射控制器,所述弹射控制器设于所述驾驶舱。
优选地,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还包括超声波测距避障灯,所述超声波测距避障灯设于所述机身底部,用于检测机身下方和前方的障碍物并辅助照明。
优选地,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还设有平衡翼,所述平衡翼设于所述机身尾部,且所述平衡翼内置尾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的群控系统,包括服务器和用于控制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智能避障系统,所述智能避障系统包括GPS模块、高度传感器、雷达测距仪、无线通讯模块和处理器;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并将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实时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该信息生成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的三维坐标;当接入所述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群控系统内的两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服务器计算规避路径并向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载人陆空两栖飞行器发送预警信息和规避路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墨菲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墨菲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