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线控制动的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6985.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7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马西莫·迪·斯特凡诺;萨穆埃莱·马佐莱尼;本亚明·谢夫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8/88 | 分类号: | B60T8/88;B60T8/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晖;曹桓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控制 制动 系统 | ||
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4),制动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车辆的相同的轴上或车辆的不同的轴上的第一制动组(8)和第二制动组(8),第一制动组(8)包括第一制动装置(16)和借助于第一液压致动管道(24)操作性地连接至第一制动装置(16)的第一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20),第二制动组(12)包括第二制动装置(28)和借助于第二液压致动管道(36)操作性地连接至第二制动装置(28)的第二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32),在第一液压致动管道(24)和第二液压致动管道(36)之间的互连分支件(52),互连分支件(52)设置有控制阀(56),用于制动组(8、12)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60),控制单元(60)操作性地连接至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20、32)以及控制阀(56),控制单元(60)被编程为将控制阀(56)致动成:在在制动组(8、12)中进行标准操作或没有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第一液压致动管道(24)与第二液压致动管道(36)彼此断开连接,在制动组(8、12)中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将第一液压致动管道(24)与第二液压致动管道(36)彼此流体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线控制动式车辆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线控制动的制动系统的领域,其中,车辆包括机动车辆和摩托车两者。
在已知的线控制动系统中,制动装置不是由驾驶员的直接动作来致动,而是通过使用者的关于制动动作的请求来致动,通常通过启动杆或踏板来实现的制动动作转化为对作用于制动装置上的机电装置或电动液压装置的致动,机电装置或电动液压装置比如是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卡钳。
自动驾驶式制动系统也是已知的,其中,车辆的转向系统决定了制动的时间和程度,并且该转向系统相应地对连接至制动装置的机电装置或电动液压装置进行致动。
出于明显的安全原因,在制动系统的至少一个制动装置或其致动器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就备份策略而言,制动系统必须设置成被致动。
为了这个目的,在示例中已知的线控系统在发生电气故障的情况下,制动动作通过传统的装置机械地施加,即通过对由使用者操作的杆或踏板进行液压地连接以通过所述制动装置直接地请求制动动作。
然而,这种系统的缺点是需要使用者的物理的介入,该使用者必须通过他/她自己的机械动作补偿电气故障,从而以传统的方式在杆或踏板上施加直接的动作。
该类型的操作逻辑不允许使用全自动的系统,例如车辆稳定性控制的情况,其中控制单元可能需要启动一个或更多个制动装置以更正驾驶员的错误操作,或者避免出现车辆的动态不稳定性。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发生电气故障,系统将受限于使用者为了制动而施加的手动动作。
此外,当由于致动器或角部(corner)的控制逻辑在电气或机械方面发生故障而导致系统不能被制动时,已知的解决方案不允许在4个轮子的情况下仍然进行制动。
发明内容
因此,越来越需要解决参考已知技术所提到的缺点和限制。
这种需求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来满足。
特别地,这种需求通过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来满足,该系统包括:
-用于安装在车辆的相同的轴上或车辆的不同的轴上的第一制动组和第二制动组,
-第一制动组包括第一制动装置和第一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第一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借助于第一液压致动管道操作性地连接至第一制动装置,
-第二制动组包括第二制动装置和第二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第二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借助于第二致动管道操作性地连接至第二制动装置,
互连分支件,该互连分支件设置在第一液压致动管道与第二液压致动管道之间,该互连分支件设置有控制阀,
-用于制动组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操作性地连接至电动液压致动器装置以及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未经乐姆宝公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6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