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基丙酰胺类衍生物的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58721.4 | 申请日: | 201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叶景泉;邵启云;冯君;贺峰;曹笑立;马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95/18 | 分类号: | C07D295/18;C07K5/107;C07K1/06;A61K38/07;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基 丙酰胺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基丙酰胺类衍生物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4‑氨基‑1‑((2R,5R,8R,14R)‑2‑(4‑氨基丁基)‑8‑苄基‑5‑异丁基‑4,7,10‑三氧代‑14‑苯基‑3,6,9,12‑四氮杂十五‑1‑酰基)哌啶‑4‑羧酸的乙酸盐、盐酸盐、磷酸盐、柠檬酸盐、苯甲酸盐或富马酸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式(I)化合物的盐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更好地用于临床治疗。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7年12月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272474.1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氨基-1-((2R,5R,8R,14R)-2-(4-氨基丁基)-8-苄基-5-异丁基-4,7,10-三氧代-14-苯基-3,6,9,12-四氮杂十五-1-酰基)哌啶-4-羧酸的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κ阿片样物质受体(KOR受体)激动剂的用途和其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疼痛和疼痛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阿片受体是一类重要的G蛋白偶联受体,是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类药物结合的靶点,阿片受体激活后对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阿片类药物是目前最强且常用的中枢镇痛药。内源性阿片肽是哺乳动物体内天然生成的阿片样活性物质,目前已知的内源性阿片肽大致分为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和新啡肽几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其相应的阿片受体,即μ、δ、κ受体等。
κ阿片受体(κ-opioid receptor,KOR)由380个氨基酸组成,强啡肽是其内源性配体。在感觉神经元、背根神经节细胞和初级传入神经元末梢中均有表达,参与痛觉、神经内分泌、情感行为和认知等重要的生理活动。KOR还与内向整流钾通道和N-型钙离子通道偶联。KOR激动剂能够抑制(钙离子依赖性)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伤害前和炎症前P物质的释放,这可能是其具有抗伤害感受和抗炎作用的原因。除了强啡肽,各种天然生物碱和合成的配体也可与KOR结合。KOR提供了天然的成瘾控制机制,因此,作为受体激动剂的药物具有药物成瘾治疗的潜力。
KOR激动剂药物有阿西马朵林(asimadoline)、U-50488、纳洛酮(naloxone),公开的KOR激动剂专利申请包括WO20071398、WO2008060552、WO09932510、WO2013184794、WO2014089019、WO2014184356和WO2015065867。
WO2017211272(申请号PCT/CN2017/087328,申请日2017.06.06)中公开了一种KOR激动剂化合物,该化合物对h-KOR受体具有明显的激动作用、药代性质良好、且能够改善疼痛,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其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
由于式(I)所示化合物的溶解度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溶解度,我们对式(I)所示化合物进行了成盐研究,考察的盐包括乙酸盐、盐酸盐、磷酸盐、柠檬酸盐、苯甲酸盐或富马酸盐等;通过成盐后产物的溶解度有了较大改善,并且考察盐的稳定性等问题,在治疼痛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4-氨基-1-((2R,5R,8R,14R)-2-(4-氨基丁基)-8-苄基-5-异丁基-4,7,10-三氧代-14-苯基-3,6,9,12-四氮杂十五-1-酰基)哌啶-4-羧酸的盐,该盐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式(I)所示化合物4-氨基-1-((2R,5R,8R,14R)-2-(4-氨基丁基)-8-苄基-5-异丁基-4,7,10-三氧代-14-苯基-3,6,9,12-四氮杂十五-1-酰基)哌啶-4-羧酸的可药用的盐,
所述可药用的盐选自无机盐或有机盐,优选乙酸盐、盐酸盐、磷酸盐、柠檬酸盐、苯甲酸盐或富马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8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