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挡位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7023.2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0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神尾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F16H59/08;F16H61/02;H02P6/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吕文卓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控制 装置 | ||
角度运算部(51)基于从检测电机(10)的旋转位置的电机旋转角传感器(13)取得的电机旋转角信号,运算电机角度。加速度变动运算部(51),基于电机角度,运算与电机加速度的变动量有关的加速度变动参数。空转判定部(52)基于加速度变动参数,判定电机(10)在游隙的范围内旋转的空转状态的结束。目标设定部(55)使用与空转状态的结束时的电机角度相应的值即角度校正值,设定目标电机角度。驱动控制部(56)控制电机(10)的驱动,以使电机角度成为目标电机角度。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9月1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74098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挡挡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根据来自驾驶员的换挡挡位切换要求来控制电机、从而对换挡挡位进行切换的换挡挡位切换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起动时执行碰撞控制,学习游隙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49864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碰撞控制中,以比较大的转矩使电机旋转至可动范围的极限位置。因此,应力作用于例如止动辊、止动板等部件。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不进行碰撞控制就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控制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
本申请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在作为电机的旋转轴的电机轴与被传递电机的旋转的输出轴之间存在游隙的换挡挡位切换系统中,通过控制电机的驱动而切换换挡挡位,具备角度运算部、加速度变动运算部、空转判定部、目标设定部、以及驱动控制部。
角度运算部基于从检测电机的旋转位置的电机旋转角传感器取得的电机旋转角信号,运算电机角度。加速度变动运算部基于电机角度,运算与电机加速度的变动量有关的加速度变动参数。空转判定部基于加速度变动参数,判定电机在游隙的范围内旋转的空转状态的结束。目标设定部使用与空转状态的结束时的电机角度相应的值即角度校正值,设定电机角度目标值。驱动控制部控制电机的驱动,以使电机角度成为电机角度目标值。由此,不进行碰撞控制就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控制。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及下述的详细记叙而更加明确。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控换挡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控换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与输出轴之间的游隙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目标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间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控制处理的时序图。
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目标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换挡挡位控制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图1~图6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如图1以及图2所示,作为换挡挡位切换系统的线控换挡系统1具备电机10、换挡挡位切换机构20、驻车锁定机构30、以及换挡挡位控制装置40等。电机10通过由搭载于未图示的车辆的电池供电而旋转,作为换挡挡位切换机构20的驱动源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电机10是永磁DC无刷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7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聚合物和特比萘芬形成的纳米颗粒
- 下一篇:泵阀配置和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