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气缸冷却部的内燃机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3953.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3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N·德姆宾斯基;T·施皮斯;R·迪勒;A·索利莫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 | 分类号: | F02F1/10;F01P3/02;F02F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骏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气缸 冷却 内燃机 壳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至少一个气缸(2a、2b、2c、2d)的气缸冷却部的内燃机壳体(1),所述气缸(2a、2b、2c、2d)构造用于容纳沿气缸轴线(6a、6b、6c、6d)在高度方向上在下止点和上止点之间运动的活塞,该气缸(2a、2b、2c、2d)在圆周方向上被内燃机壳体(1)围绕并且在内燃机壳体(1)中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的气缸冷却通道(3),该气缸冷却通道(3)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或完全包围所述至少一个气缸(2a、2b、2c、2d),所述气缸冷却通道(3)沿气缸轴线(6a、6b、6c、6d)方向具有冷却通道延伸高度和与之垂直的冷却通道延伸宽度并且气缸冷却通道还具有冷却剂流入开口(4a、4b、4c、4d)和冷却剂流出开口(5a、5b、5c、5d),所述冷却剂流入开口(4a、4b、4c、4d)在高度方向(10)上与冷却剂流出开口(5a、5b、5c、5d)间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冷却通道(3)在垂直于气缸轴线(6a、6b、6c、6d)定向的第一横向剖面(I)中具有冷却剂可流过的横截面、即所谓的分布横截面并且在第二横向剖面II中——其垂直于气缸轴线(6a、6b、6c、6d)定向并且相对于高度方向设置在第一横向剖面(I)和冷却剂流出开口(5a、5b、5c、5d)之间——具有冷却剂可流过的第二横向剖面(II)、即所谓的节流横截面,并且节流横截面小于分布横截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缸冷却部的内燃机壳体。从DE 10 2010 055 723 A1中已知一种具有浇铸的冷却通道的气缸曲轴箱。
背景技术
下面以具有内燃机壳体的内燃机为例来描述本发明,该内燃机壳体具有多个并排或成列设置的圆形气缸,这不应理解为将本发明限制于这种实施方式。
在这种内燃机中、即在所谓的直列或V型发动机中,在气缸中产生热量,该热量部分地通过内燃机壳体和设置在该内燃机壳体中的气缸冷却通道排出。流过气缸冷却通道并吸收气缸中的废热的冷却剂的引导受气缸冷却通道设计的影响,在此目标是在围绕气缸的壁中实现均匀的温度分布。
在该背景下,DE 10 2010 055 723 A1提出在内燃机的气缸曲轴箱中在气缸腹板(Zylindersteg)中设置冷却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冷却的内燃机壳体。该任务通过一种内燃机壳体以及通过一种具有内燃机壳体的内燃发动机来解决。
本发明意义中的内燃发动机理解为具有往复式活塞设计的内燃热力发动机、尤其是所谓的汽油或柴油发动机。在这种内燃发动机中,燃料-空气混合物在气缸中的一个或多个燃烧室中燃烧。燃烧使活塞运动,该活塞容纳于气缸中,在此产生活塞沿直线气缸轴线的交替运动。该运动被传递到所谓的曲轴,曲轴由此开始旋转。这种内燃发动机由现有技术已知。
这种内燃机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这种气缸的内燃机壳体。本发明意义中的内燃机壳体应理解为所谓的曲轴箱或气缸曲轴箱。在该内燃机壳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气缸。如所解释的,气缸构造用于容纳活塞,该活塞沿气缸轴线在高度方向上在下止点和上止点之间运动。
本发明意义中的气缸轴线应理解为气缸的假想对称轴。此外,在该意义中气缸可理解为该内燃机壳体中的、优选为圆形的凹口。气缸轴线在该内燃机壳体中沿高度方向作为直线延伸。气缸在圆周方向上、即围绕该气缸轴线被内燃机壳体包围,该内燃机壳体因此形成围绕气缸的壁。气缸冷却通道设置在内燃机壳体中用以冷却气缸。
本发明意义中的气缸冷却通道应理解为内燃机壳体中的凹口,该凹口构造用于这样被冷却介质流过,使得在内燃机的预定运行中发生从气缸到冷却介质的热传递。在此冷却介质是液体介质、优选是水基介质。从现有技术充分已知在内燃机壳体中具有所谓的水冷却的内燃发动机。
气缸冷却通道在圆周方向上至少部分地或优选完全包围气缸。尤其是在气缸部分地被气缸冷却通道包围的情况下,内燃机壳体具有特别简单的结构。尤其是在气缸被气缸冷却通道完全包围的情况下,实现从气缸到气缸冷却通道的特别好的热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3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