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密封的封闭盖的空气弹簧滑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3530.0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R·皮洛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B60G13/00;B60G15/12;F16F9/54;F16F9/04;F16F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殷玲;吴鹏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封 封闭 空气 弹簧 | ||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空气弹簧滑柱(1),该空气弹簧滑柱包括空气弹簧(2),该空气弹簧具有减振器(3)以用于弹性缓冲和抑制机动车底盘的振动,其中,空气弹簧(2)包括空气弹簧盖(4)和卷动活塞(5),其中,在空气弹簧盖(4)与卷动活塞(5)之间气密地夹紧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卷动气囊(6),其中,卷动气囊(6)连同空气弹簧盖(4)和卷动活塞(5)一起界定填充有压缩空气的工作室(10),其中,减振器(3)通过布置在活塞杆(17)上的减振器支承件(11)支承在空气弹簧盖(4)的罐形的支承件接纳部(14)中,其中,支承件接纳部(14)在减振器支承件(11)上方被利用封闭盖密封件压力密封地(50)封锁,其中,封闭盖密封件(50)包括内套筒(51)和径向围绕内套筒(51)的封闭部件(52),其中,内套筒(51)被推到活塞杆(17)的端部部段(54)上,封闭部件(52)被密封地推入支承件接纳部(14)中,和其中,在内套筒(51)与封闭部件(52)之间设有橡胶条(5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弹簧滑柱/立柱。
背景技术
例如由文献DE 10 2012 012 902 A1已知的空气弹簧滑柱布置在机动车底盘或轮架与机动车车身之间。通常,空气弹簧滑柱包括空气弹簧和减振器。空气弹簧在此实现给车轮加弹簧的功能,同时减振器抑制车轮或机动车车身的振动。
空气弹簧基本上由空气弹簧盖、卷动活塞和在它们之间气密地夹紧的卷动气囊(Rollbalg),由此界定了处于空气压力下的工作室。卷动气囊被套筒形的外导向部包围并在弹入时在形成卷动折纹部的情况下在同心的卷动活塞上卷动。通过空气弹簧盖将空气弹簧滑柱借助于相应的固定件与机动车车身连接。
布置在空气弹簧内的减振器一方面与轮架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以其可没入减振管中的活塞杆通过减振器支承件受到支承地固定在空气弹簧盖中。减振器支承件通常包括支承盘,该支承盘通过螺母固定在活塞杆上,其中,支承盘被插入弹性体中或被该弹性体包围。弹性体又被插入形成在空气弹簧盖的核心区域中的支承件接纳部中,减振器支承件在上方通过压到空气弹簧盖上的密封帽封锁。
为了使得沿活塞杆没有压缩空气从空气弹簧的工作室中通过减振器支承件泄漏到气氛中,必须在活塞杆上设置密封件。这特别在被调节的减振器中在结构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这是因为其控制线路——该控制线路位于活塞杆中——必须被向外引导。
通常将密封件在活塞杆上设置在减振器支承件下方。因此例如由文献DE 101 32061A1已知了弹性体的真空助力膜,优选地具有嵌入的加强支承件,借助于保持和压紧部件以其端部固定在活塞杆上并以另一个端部固定在支承件接纳部的基座上。
另一个可能性由文献DE 10 2012 210 388 A1已知,其中,密封元件包括内圈、外圈和橡胶元件,其中,在内圈与外圈之间沿径向设有橡胶元件。内圈平放在活塞杆上,外圈平放在支承件接纳部的基座上并且还侧向地包边,其中,在相应的接触部位上设有另外的密封圈,以便同样密封在减振器支承件下方的活塞杆。
然而,两种设计具有安装花费高和空气弹簧滑柱结构长度增大的缺点。
在已经引用的文献DE 10 2012 012 902 A1中,在和减振器支承件相同的轴向结构高度上设置密封件,或密封件与减振器支承件组合。然而不利的是,使减振器支承件无法或难以针对根据需要而有所不同的拉力和压力进行调整。
根据文献DE 10 2011 056 518 A1提出,为减振器支承件的密封件使用封闭盖上的卷动气囊。该卷动气囊以其外端部固定在封闭盖上并以其内端部固定在套筒上,该套筒支承在逐渐变细的活塞杆上并且被螺母固定。同样利用加强支承件加强并优选预先硫化的卷动气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缺点是,难以长期地获得在卷动气囊端部的连接部位上的持久的压力密封性。特别由于活塞杆的轴向运动和卷动气囊的卷动运动而导致预先硫化的连接部位过度损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3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资产定位、性能评估和故障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相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