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及由该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1330.3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立川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K3/34;C08K7/18;C08K9/06;C08L23/08 |
代理公司: | 11247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妮楠;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性聚酯树脂 重量份 球状二氧化硅 组合物形成 成型品 疏水化 乙烯/甲基丙烯酸 树脂组合物 缩水甘油酯 滑动特性 共聚物 粘接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和由该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上述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液晶性聚酯树脂(A)100重量份,包含10~45重量份的表面疏水化球状二氧化硅(B)。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由液晶性聚酯树脂(A)和表面疏水化球状二氧化硅(B)构成的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可以进一步配合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C)1~2.5重量份。提供滑动特性与粘接特性、冲击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和由该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特性优异,并且粘接强度和冲击耐久性被改良了的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塑料的高性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出大量具有各种新性能的树脂,供于市场。其中,以分子链的平行排列作为特征的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液晶性聚酯树脂在具有优异的流动性、耐热性、机械性质、尺寸稳定性方面受到关注,被用于微细连接器等精密成型品。
精密成型品因为成型品、端子、间隙等全部变小,因此如果由于滑动等而从成型品表面产生微细垃圾,则微细垃圾进入到间隙而成为驱动的妨碍、或引起端子间接点不良,这成为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研究了通过在液晶性树脂中配合微细的二氧化硅而改良表面的起毛面积(例如,专利文献1)、减少脱离物(例如,专利文献2、7)。
此外已知,通过将这样的微细的二氧化硅配合于液晶性树脂,从而改良耐热性、冲击强度(例如,专利文献3~6)。在专利文献3中,通过使用表面具有官能团的微细二氧化硅,从而获得了耐热性、尺寸稳定性提高了的膜。在专利文献4中,通过使用具有双峰性的粒径分布的二氧化硅,获得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品性提高了的组合物。在专利文献5中,通过0.1~1μm的微细的粉体与20~300μm的填充材的并用,获得了冲击强度、耐热性被改良了的组合物。在专利文献6中,通过由平均粒径0.2~2μm的粉状填充材与α-烯烃或苯乙烯类与α,β-不饱和的缩水甘油基酯形成的共聚物的并用,获得了面冲击性提高了的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61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68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99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53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63699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7/043701号
专利文献7:专利第6190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通过这些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发明而获得的组合物,对于近来的微细滑动部件所要求的滑动特性而言不充分。
此外,微细的滑动部件在与金属、玻璃等接合时,难以设置机械的嵌合结构,需要与金属、玻璃等粘接,但如果为了获得粘接强度而使表面粗糙度大,则滑动特性变差,由于这样的抵换关系(Trade-off),因此不能兼有滑动特性和粘接性。
此外,对于通过这些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发明而获得的组合物,在滑动的部件与其它部件碰上而停止那样的机构中,得不到对反复冲击的充分的耐久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研究而达成结果的,其目的是提供滑动特性优异,并且粘接性、冲击耐久性被改良了的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液晶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1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