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具有受控永久性泄漏的双向电磁阀的用于控制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的压缩比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5371.3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S·比戈;B·泰西耶;F·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MCE5发展公司;维内亚·拉比 |
主分类号: | F02D15/00 | 分类号: | F02D15/00;F16K11/16 |
代理公司: | 11314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流体 第一流体 蓄压器 阀组件 致动缸 可变压缩比 活塞 加压流体 流体泄漏 上腔室 下腔室 压缩比 校准 腔室 发动机 开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的压缩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致动缸、第一流体管路(31A、32A)和第二流体管路(31B、32B),所述致动缸包括限定用于接收由蓄压器(33)供应的加压流体的两个腔室(112、113)的活塞(111);所述第一流体管路(31A、32A)将上腔室连接至蓄压器并包括第一阀组件(2A);所述第二流体管路(31B、32B)将下腔室连接至蓄压器(33)并包括第二阀组件(2B),其特征在于,第一流体管路和/或第二流体管路至少包括校准的流体泄漏开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的压缩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缸和蓄压器,所述控制缸包括限定用于接收加压流体的两个腔室的活塞,所述蓄压器通过两个彼此不同的流体管路将加压流体输送到两个腔室,每个流体管路都包括电磁阀组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其包括这种装置以及用于这种装置运行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当内燃机停止使发动机的冷却停止时,发动机的某些部件的温度会持续升高。例如,在申请WO2016/097546中描述类型的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的致动缸的一个腔室中含有油的情况是这样的,其致动器在图1中示出。然后,根据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之间的差异,热膨胀引起容纳油的腔室中的压力增加。当该压力超过与吸收燃烧力有关的最大运行压力时,可能导致含有油的腔室故障。
为了克服该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下腔室中安装配衡安全阀,以便排出多余的压力。然而,该解决方案仅在气缸不处于下对接位置时起作用。此外,这种解决方案对下腔室的设计仍然非常具有干扰性。
本发明旨在通过提出一种用于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的压缩比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该系统防止了发动机已经停止后温度升高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此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的压缩比的装置,其包括致动缸、蓄压器、第一流体管路、第二流体管路,所述致动缸包括限定用于接收加压流体的两个腔室的活塞;所述蓄压器输送加压流体;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将上腔室连接至蓄压器,并包括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流体流动的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将下腔室连接至蓄压器,并包括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中的流体流动的第二阀组件,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流体管路和/或第二流体管路至少具有至少一个校准的流体泄漏开口。
从而,泄漏开口的存在可以产生流体的永久性泄漏,即使在马达停止时,也能够确保在流体加热期间排出压力。
优选地,第一流体管路和/或第二流体管路具有旁通导管,该旁通导管设置为将一个腔室连接至蓄压器,包括防止流体从腔室流动至蓄压器的止回阀,当流体管路具有这样的开口时,所述旁通导管与相关的阀组件和泄漏开口并联连接。包括与泄漏开口并联的止回阀的旁通管路的存在具有以下优点:产生流体的永久性受控泄漏,而防止腔室的平均压力的任何波动。
有利地,泄漏开口校准成在发动机停止时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减小致动缸中的压力。
有利地,泄漏开口校准成通过在100℃、240bar Dp下,以10至30cc/min的速度(并且优选地在在100℃、240bar Dp下,以20cc/min的速度)排出一定体积的流体来减小压力。
根据第一配置,泄漏开口包括至少一个校准的孔,该孔设置在称为泄漏导管的导管壁上,该导管作为旁通安装在所述流体导管上。
有利地,泄漏导管设置为形成与和所述泄漏导管相连的腔室的流体管路并联的管路。
根据另一种配置,除了上述校准的孔之外或者替代上述校准的孔,还可以设置为将泄漏开口设置在相关的阀组件的阀塞处。
有利地,旁通导管设置为形成与和所述旁通导管相连的腔室的流体管路并联的管路。
有利地,旁通导管设置为将下腔室连接至蓄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CE5发展公司;维内亚·拉比,未经MCE5发展公司;维内亚·拉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5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