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聚氨酯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9119.1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圪;洪周希;朴世贞;金相还;金章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J5/18;C08G1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丹;郑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膜,包含:
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固化产物,所述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包含聚氨酯树脂、第一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和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膜在5%至10%的初始伸长率下的拉伸强度为0.2MPa至1.5MPa,
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为混合物的共聚物,所述混合物包含:数均分子量为1800g/mol至2200g/mol的多元醇;包含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二醇的扩链剂;和第二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
其中基于所述混合物的重量,所述多元醇的含量为60重量%至75重量%;基于所述混合物的重量,所述扩链剂的含量为5重量%至10重量%;并且基于所述混合物的重量,所述第二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的含量为20重量%至30重量%,
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所述聚氨酯树脂,所述第一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的含量为2.5重量份至5重量份,
其中所述第二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和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膜,其中所述第一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包含2至6个异氰酸酯官能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膜,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固体内容物的含量为20%至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膜,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膜的厚度为10μm至250μm。
5.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膜的方法,包括:
制备聚氨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包含聚氨酯树脂、第一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和有机溶剂;
通过将所述聚氨酯树脂组合物施加至基底膜上并对所述聚氨酯树脂组合物进行热处理来形成聚氨酯树脂层;以及
使所述聚氨酯树脂层另外固化,
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通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混合物的共聚反应来制备,所述混合物包含:数均分子量为1800g/mol至2200g/mol的多元醇;包含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二醇的扩链剂;和第二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
其中基于所述混合物的重量,所述多元醇的含量为60重量%至75重量%;基于所述混合物的重量,所述扩链剂的含量为5重量%至10重量%;并且基于所述混合物的重量,所述第二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的含量为20重量%至30重量%,
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所述聚氨酯树脂,所述第一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的含量为2.5重量份至5重量份,
其中所述第二基于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和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处理在100℃至150℃的温度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另外固化在25℃至40℃的温度下进行48小时至7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聚反应在50℃至70℃的温度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1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