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用安全行李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7730.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7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艺赫;张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1/00 | 分类号: | B64D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优路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9 | 代理人: | 宋春昕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 固定结构 减震弹簧 本实用新型 导轮 转轴 底座 飞机 气垫 易碎 便于安装 滑动连接 缓冲能力 较小空间 抗震能力 壳体底端 壳体内壁 内部固定 条形凹槽 物品损坏 增加装置 装置结构 旅客 安全 导轨 底端 壳体 取用 闲置 修理 出行 储存 占用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用安全行李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底座,两个底座的顶端均固定设有若干第一减震弹簧,若干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均与两个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壳体内壁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转轴,两个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导轮,两个导轮分别与两个导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用安全行李固定结构,通过在条形凹槽内部固定设有的气垫,以及在壳体底端设有的若干减震弹簧,因此可以增加装置的抗震能力以及缓冲能力,避免易碎的物品损坏;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修理,同时也方便于行李的取用;尺寸小,占用较小空间,当其闲置时,对人们的活动几乎没有阻碍,增加了旅客们行李的储存体积,给旅客的出行增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飞机用安全行李固定结构,属于飞机行李固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如今飞机经济舱乘客所带的行李大多存放在机舱上部储物箱中。当乘客所携带行李的体积较大,储藏箱的体积不够时,乘客们往往不愿意托运他们的行李,而是将其行李存放于歇脚处,储物箱的体积有限,乘客把多出来的行李放在歇脚处或其他位置时,一方面干扰了乘客的正常坐姿,从而影响乘客休息;二来当飞机颠簸时,这些行李会随着飞机的不规则移动发生位移,严重者可能会对乘客的安全造成影响;且行李中具有易碎的物体,容易因为碰撞导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用安全行李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行李没有位置安置以及行李容易在飞机起飞时发生位移和犀利中易碎的物品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用安全行李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顶端均固定设有若干第一减震弹簧,若干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均与两个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壳体内壁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导轮,两个所述导轮分别与两个导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固定设置在放置板顶端的两侧,所述放置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壁的底端固定设有气垫,所述气垫的进气口与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通,且所述气泵固定设置在放置板一侧的中部,其中一个所述壳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气泵开关,且该壳体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捆绑带,两个所述第一捆绑带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机械卡块,两个所述机械卡块分别与两个机械卡槽卡合连接,两个所述机械卡槽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捆绑带的一端,且两个所述第二捆绑带分别固定设置在另一个壳体一侧的两端,所述气泵通过气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垫的顶端固定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设有L型连接板,两个所述L型连接板内壁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圆槽,两个所述圆槽内壁的顶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减震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壳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拉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底座底端均固定设有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用安全行李固定结构,通过在条形凹槽内部固定设有的气垫,以及在壳体底端设有的若干减震弹簧,因此可以增加装置的抗震能力以及缓冲能力,避免易碎的物品损坏;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修理,同时也方便于行李的取用;尺寸小,占用较小空间,当其闲置时,对人们的活动几乎没有阻碍,增加了旅客们行李的储存体积,给旅客的出行增加方便;降低在特殊行驶过程中飞机的危险系数,保证了颠簸或极端情况下没有横物乱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7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挂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伞降系统用紧急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