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板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0327.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4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丘市重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18 | 分类号: | B60H1/18;B60J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陈桂兰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环 底板 进气口 货厢 加热装置 加热腔 连接板 导气管 下表面 弹簧 搭接 通孔 加热 连接板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 排放废气 重型汽车 车架 滑杆 滑套 漏出 内开 废气 零部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板加热装置,涉及重型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其包括货厢和车架,所述货厢内开设有加热腔,所述货厢的下表面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与加热腔相连通,所述货厢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表面对应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该底板加热装置,通过连接板、滑杆、滑套、弹簧、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导气管的相互配合,当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搭接时,弹簧由于自身的弹力会给连接板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第二密封环始终与第一密封环能够紧密的搭接,使导气管在排放废气能够通过通孔和进气口并进入加热腔内对底板进行加热,避免废气漏出,能够对货厢的底板进行良好的加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底板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卸型货车在冬天运输水分较多的货物时,装载在货厢的货物容易与货厢的底部发生冻结,给人们在卸载货物时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货厢的底板进行加热,现有的底板加热装置都是利用汽车排放的废气对货厢的底板进行加热,通常会在货厢的底部开设加热腔,并通过导管与货厢底部开设的加热腔相连通,而现有的底板加热装置导管与加热腔的连接处密封性并不好,会使废气大量的漏出,使货厢底板的加热的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板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底板加热装置导管与加热腔的连接处密封性并不好,会使废气大量的漏出,使货厢底板的加热的效果变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板加热装置,包括货厢和车架,所述货厢内开设有加热腔,所述货厢的下表面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与加热腔相连通,所述货厢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表面对应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对应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下表面搭接有第二密封环。
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下表面卡接在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套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在车架的正面,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卡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另一端与尾气排放装置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上表面卡接在连接板下表面开设的定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货厢的背面开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与加热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环为橡胶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也为橡胶环。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加热腔的形状为S形。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挡块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滑杆的长度和宽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底板加热装置,通过连接板、滑杆、滑套、弹簧、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导气管的相互配合,当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搭接时,弹簧由于自身的弹力会给连接板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第二密封环始终与第一密封环能够紧密的搭接,使导气管在排放废气能够通过通孔和进气口并进入加热腔内对底板进行加热,避免废气漏出,能够对货厢的底板进行良好的加热。
2、该底板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能够对第二密封环起到定位的作用,能够避免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在搭接时发生偏移,从而避免发生漏气的现象,通过设置出气口,能够使废气在加热腔内经过循环从出气口排出,通过设置挡块,能够避免滑杆在向上移动时脱离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丘市重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章丘市重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0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