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及其换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4679.5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0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童启明;易忠新;杜天义;焦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杆 换挡器 斜坡 吸入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空挡状态 起伏不平 变速箱 波形槽 吸入力 移动轴 中间槽 受力 生产成本 汽车 局限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换挡器,换挡器包括换挡杆和换挡器底座,其还包括设置在换挡器底座上的M形槽结构,具体的,该M形槽结构具有M形面,且换挡杆沿M形面移动,当换挡杆位于M形槽结构的中间槽的槽底时处于空挡状态。因为M形面是起伏不平的面,所以在各个点换挡杆受力不一样。若M形面是下降的斜坡,斜坡会带动换挡杆运动,换挡杆不需要作用力即可以运动,即产生吸入力,从而带来吸入感。在换挡器上增加M形槽结构解决了通过变速箱移动轴上的波形槽增加吸入感的局限,还解决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换挡器。
背景技术
吸入感是指挂挡过程中,换挡杆推到一定位置就能自动入挡的现象。目前,在变速箱内主移动轴和挡位移动轴上增加波形槽的倾斜度是增加吸入感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然而,该方法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变速箱内移动轴波形槽的设计变更,成本更高;变速箱内移动轴波形槽受制于变速箱内的空间布置。
因此,如何降低对变速箱更改的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器,降低对变速箱更改的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换挡器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挡器,包括换挡杆和换挡器底座,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换挡器底座上具有M形面的M形槽结构,所述换挡杆沿所述M形面移动,且所述换挡杆位于M形槽结构的中间槽的槽底时处于空挡状态。
优选的,上述的换挡器中,所述换挡杆通过滚轮沿所述M形面滑动。
优选的,上述的换挡器中,所述滚轮通过支撑架可转动的架设在所述换挡杆的底端。
优选的,上述的换挡器中,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且分别支撑所述滚轮的一端。
优选的,上述的换挡器中,两个所述支撑架可与所述M形槽结构的对边贴合限位。
优选的,上述的换挡器中,所述换挡杆与所述滚轮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换挡器中,所述M形槽结构的中间槽的侧面和与所述侧面相连的M形槽结构的滑面均为弧形面。
优选的,上述的换挡器中,所述M形槽结构的两个所述滑面远离所述中间槽的一端均具有限制所述换挡杆位置的限位凹槽。
一种汽车,包括换挡器,其中,所述换挡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挡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换挡器,包括换挡杆和换挡器底座,还包括M形槽结构。因为M形面是起伏不平的面,所以在各个点换挡杆受力不一样。若M形面是下降的斜坡,斜坡会带动换挡杆运动,换挡杆不需要作用力即可以运动,即产生吸入力,从而带来吸入感。在换挡器上增加M形槽结构解决了通过变速箱移动轴上的波形槽增加吸入感的局限,还解决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换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换挡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换挡器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换挡器的局部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4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