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电容触摸屏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4203.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名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万正平;王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电极 触控 沟道 自电容触摸屏 电子设备 阻抗 本实用新型 发送信号 反馈信号 非显示区 横向设置 一端接收 坐标识别 触摸屏 显示区 信号线 刻蚀 膜材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电容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触摸屏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触控IC;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横向设置,所述触控电极的两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所述触控IC连接,所述触控IC从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发送信号,并在相应的另一端接收反馈信号;所述触控电极上刻蚀有多条沟道,所述多条沟道使得所述信号在所述触控电极中传播呈均匀的S形走向;在不需要改变膜材、改变触控电极的宽度下,可以通过设计沟道的长度以及间距,获得理想的阻抗分布,且阻抗分布均匀,提高坐标识别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电容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参考图1,自电容触控屏的原理是:将触控电极1的两端与触控IC2连接,假设从A端输入方波信号,给触控电极1充电,正常没有触摸时充电时间会有一个基准时间,当被触摸时,电阻和电容的改变会引起充电时间的变化,从A端到B端是均匀分布的阻抗。
没有发生触摸和发生触摸、触摸不同位置时,B端收到的三角波形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根据阻抗分布定位每个位置被触摸时的时间差异,从而将这些时间差异转换为数字信号,即灵敏度。
基于以上原理,坐标的解析是根据被触摸时手指所处的位置左右的电阻差异产生感应量不一样来识别的,电阻是一个需要精确调整的参数,在屏幕较小的情况下如果要提高坐标的精度可以通过加大阻抗的分布实现,但是如何在保证触控电极宽度不变、膜材面阻抗不变的情况下灵活设置触控电极上的阻抗分布是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自电容触摸屏阻抗无法在触控电极宽度不变、膜材面阻抗不变的情况下设置阻抗分布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电容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能够灵活设置触控电极上的阻抗分布,提高坐标识别精度。
一种自电容触摸屏,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触控IC;
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横向设置,所述触控电极的两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所述触控IC连接,所述触控IC从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发送信号,并在相应的另一端接收反馈信号;
所述触控电极上刻蚀有多条沟道,所述多条沟道使得所述信号在所述触控电极中传播呈均匀的S形走向。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沟道呈纵向交错分布,且所述沟道的长度小于所述触控电极的宽度;
相邻沟道之间的第一距离,与沟道顶端到对边的第二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与所述触控电极的总阻抗呈反比。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区的长度为584.02mm,宽度为245.69mm;
所述触控电极的宽度为13.5mm,触控电极的数量为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范围为4.6mm至5.6mm。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电极通过常规ITO膜材刻蚀形成。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自电容触控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电容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在不需要改变膜材、改变触控电极的宽度下,可以通过设计沟道的长度以及间距,获得理想的阻抗分布,且阻抗分布均匀,提高坐标识别的精度;
(2)结构简单,采用单层的膜材即可获得较好的触控效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自电容触控屏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电容触摸屏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名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名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4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