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7674.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兵;夏泽天;梁霄;王浩;周易岗;高涵;罗来臻;陈宇杭;任正敏;陶孟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达效应 多级空气过滤 除尘装置 收集箱 分离装置 吸气装置 大颗粒 小颗粒 倍增 本实用新型 收集模块 自动化水平 倍增装置 分离模块 含尘废气 壳体顶部 壳体内部 壳体外部 人工操作 外部连通 排气管 轻量化 吸气口 吸入 连通 密封 过滤 个性化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密封装置;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被密封装置密封在壳体内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与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底部与大颗粒收集模块连接,上部与小颗粒收集模块连接,吸气口设置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装置前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吸入含尘废气,排气管设置在壳体顶部与外部连通输送净化后的空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过滤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人工操作简便,实现了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的个性化与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及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我国房地产反战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的节奏。而在新房的装修中切割建筑材料总会出现各种粉尘,这些粉尘中有着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恰恰是危害我们健康的关键。
室内装修粉尘的危害,专家指出,如今因装饰进程中造成对人类康健影响最大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大略可分为三类:一是可吸入颗粒物,如粉尘,主要严重陵监犯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二是微生物类,如细菌、病毒等;三是有机和无机有害气体污染物,如甲醛。室内装修粉尘的危害,此中,粉尘的危害性不低于咱们往常熟谙的甲醛,被称为装饰中的“隐形杀手”。要完全避免装修粉尘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采取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抑制粉尘的扩散,继而降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现在针对各种室内装修的尘埃都有了一些新型的无尘仪器。
而目前降低切割瓷砖和木材产生的粉尘的主要措施是湿法切割和无尘切割。但是这两种措施都有其局限性。比如喷水加湿是装修过程中清洁粉尘的好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环节都适合喷水清洁。例如,在木工活程序中,水分不宜过多,更不能直接喷附在木料之上,否则会导致木料浸湿甚至变形。并且湿法在水干了之后很容易造成二次扬尘,形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率高、装置体积较小、过滤精度高并且操作复杂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密封装置;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模块、分离模块、大颗粒收集模块、小颗粒收集模块被密封装置密封在壳体内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与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底部与大颗粒收集模块连接,上部与小颗粒收集模块连接,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倍增装置前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吸入含尘废气,排气管设置在壳体顶部与外部连通输送净化后的空气。
优选的,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包括环形壳体、吸气管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吸气管与环形壳体下端连接,环形壳体内部中空,述环形壳体内侧有一圈环形裂隙,所述环形壳体前端与吸气口连接,后端与分离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上部与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环形壳体后端连接的上部圆形筒体,中间的圆形筒体,下部的锥形筒体,所述上部圆形筒体顶部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小颗粒收集箱连接,所述下部的锥形筒体与大颗粒收集箱通过排灰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小颗粒收集箱上还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穿过箱盖顶部与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含有壳体和箱盖,将整体装置与外界分隔开。
优选的,所述环形裂隙的宽度为1-1.5毫米。
优选的,所述小颗粒收集箱内盛有过滤液。
优选的,所述大颗粒收集箱和小颗粒收集箱通过卡环与壳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原料尾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油水蒸汽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