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7750.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飞;钱战森;李俊;李春鹏;向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B64C3/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赵君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系统 本实用新型 飞行器翼面 折叠机构 折叠铰链 飞行器技术领域 飞行器机身 飞行稳定性 变形过程 飞行性能 活动连接 机翼前缘 气动特性 组合变体 前掠翼 折叠面 折叠翼 折叠 飞行器 前掠 随动 尾缘 机翼 | ||
1.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系统(3),所述变形系统设置在飞行器机身(1)和机翼(2)之间,所述变形系统(3)包括若干组折叠铰链和若干组折叠面,所述变形系统(3)通过所述折叠铰链分别与飞行器机身(1)和机翼(2)活动连接,所述变形系统(3)在变形过程中始终保持机翼(2)前缘与该变形系统(3)尾缘随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系统(3)包括十个折叠铰链和四个折叠面,所述四个折叠面分别为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4)、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5)、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6)和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7),所述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4)、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5)、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6)和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7)依次通过两个折叠铰链铰接,且所述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4)通过两个折叠铰链与所述飞行器机身(1)铰接,所述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7)通过两个折叠铰链与所述机翼(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系统(3)的平面形状为三角形、双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4)与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5)之间的夹角为单位折叠角一;所述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5)与所述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6)之间的夹角为单位折叠角二,所述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6)和所述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7)之间的夹角为单位折叠角三,所述单位折叠角一、所述单位折叠角二和所述单位折叠角三的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4)、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5)、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6)和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7)均可沿折叠铰链折叠,且折叠后所述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4)、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5)、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6)和低跨声速构型转换外侧折叠面(17)重合共面;机翼与跨超声速构型转换内侧折叠面(14)的后缘随动从而实现双单位折叠角步进式折叠前掠变体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飞行器翼面折叠机构可根据飞行器布局与任务需求预设多级调节,可采用分布式变体作动机构可实现左右机翼差动变形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77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拆装的无人机臂折叠结构及无人机
- 下一篇:可折叠遥控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