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重载无内胎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4114.1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泰智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10 | 分类号: | B60B21/10;B60B21/06;B60B21/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3623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本实用新型 无内胎车轮 车轮主体 胎圈座 环形弹性挡圈 无内胎轮胎 辅助车轮 两侧设置 凹陷处 气门芯 凹陷 脱出 拆装 沉台 可用 轮缘 门孔 装配 轮胎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重载无内胎车轮,是由车轮主体与环形弹性挡圈组成;所述车轮主体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反向的斜面的胎圈座,且于所述两个胎圈座之间设置有一圆周凹陷;于所述圆周凹陷处设置有一气门孔沉台;该车轮还包括有一辅助车轮主体的气门芯。本实用新型可以装配无内胎轮胎,且拆装非常方便,另外轮缘更高,具备防止轮胎脱出的功能,可用于重载车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重载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根据使用轮胎种类的不同一般分为有内胎车轮和无内胎车轮,其中无内胎车轮由于环保、使用等方面的各种优势,在市场上的使用覆盖面已全面超越有内胎车轮。
有内胎车轮和钢制无内胎车轮的车轮筒体均由轮辐与轮辋焊接而成,生产工艺及产品本身存在较多局限性,车轮的轮辐轮辋分别来自两种不同的原材料,并经过装夹、定位等工艺路线分别制作,最后装配并焊接而成,制造生产分为轮辐、轮辋和总成三条生产线,工艺繁琐,管理复杂,且涉及焊接的生产环境较为恶劣,存在火花、飞溅、粉尘等。另外,轮辋部分的热轧、焊接与打磨存在缺陷,总成焊合的环节存在难点,经过多次组装焊接后,使得产品无法达到更高精度。在行车过程中,车轮受力时易从轮辋焊缝位置及辐辋焊缝位置产生破裂,造成交通安全隐范。对于有内胎车轮,轮辋部分为轧制型材进行卷圆,表面粗糙,一般与有内胎轮胎进行配套,防刺穿和爆胎能力较弱,但承载能力较强,可适应恶劣环境下的载重需求。
而对于钢制无内胎车轮,防刺穿和爆胎能力较强,但轮辋两端的轮边高度较低,导致重载或者偏载时,轮胎容易从车轮筒体脱出,因此承载能力较弱,无法适用于重载汽车上。另外,市面上出现一种利用现有有内胎车轮进行改制的无内胎车轮,其原理是在轮辋体上增加橡胶密封圈,利用密封圈阻隔轮胎与车轮装配部位的漏气环节,但在使用过程中,高温、高压、涉水、氧化、变形等因素造成橡胶密封圈短期内就损坏,且由于空间限制,密封圈厚度较薄,安装时容易发生偏离,导致密封圈单边受力、加快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及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机构的无内胎车轮,基于现有产品,在保证车轮与轮轴、制动鼓、轮边减速器等相关的安装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局部轮廓进行优化,在形状与结构上更接近于传统普通的型钢有内胎车轮,但通过局部轮廓的修改与气门孔结构的优化,之后与相应的带有开口的环形弹性挡圈卡装,可变做无内胎车轮使用。
一种新型重载无内胎车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重载无内胎车轮,是由车轮主体与环形弹性挡圈组成,所述车轮主体包括轮辐与轮辋,所述轮辐外表面为圆弧面,且于圆弧面处开设有一风孔;所述轮辋大端部位设置有环形轮缘;所述车轮主体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反向的斜面的胎圈座,且于所述两个胎圈座之间设置有一圆周凹陷;于所述圆周凹陷处设置有一气门孔沉台;所述车轮还包括有一辅助车轮主体的气门芯,所述气门芯头部从轮辐圆弧面的风孔伸出;所述气门芯尾部安装有密封圈,并通过螺母锁止在气门孔沉台上。
优选的,所述轮辐与轮辋旋压一体成型,轮辋上以及轮辋和轮辐的结合处无焊接焊缝。
优选的,所述轮辐与轮辋还可以组合焊接,轮辐的外圆与轮辋环形轮缘的内壁压合并焊接在一起,焊缝在环形轮缘内壁的轮辋和轮辐结合处。
优选的,所述气门芯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胎圈座包括中部胎圈座与大端胎圈座,所述中部胎圈座与大端胎圈座沿车轮偏距轴线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轮辐圆弧面和中部胎圈座之间设置有与弹性环形挡圈装配的挡圈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弹性挡圈与大端部位的环形轮缘沿车轮偏距轴线左右对称。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泰智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泰智机械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4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列车车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轮胎携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