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支架及带传感器支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8153.0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兆;王肖;霍舒豪;李晓飞;张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封板 连接板 活动支架 固定架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支架 带传感器 固定板 主支架 支架 环境感知模块 车顶行李架 摄像头 激光雷达 结构稳固 外形结构 制造成本 自动驾驶 乘用车 大载荷 容置区 车顶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传感器支架及带传感器支架的车辆,包括:包括支撑架、两个活动支架、两个下封板、连接板和至少两个固定架;支撑架,包括主支架和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活动支架,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板相连接;两个下封板,两个下封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板相连接,两个下封板和连接板之间形成容置区;至少两个固定架,安装在主支架的一侧表面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架、活动支架、下封板、连接板和固定架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自动驾驶车辆的激光雷达、摄像头和GPS天线等多种环境感知模块合理进行布置和安装,且外形结构上可承受较大载荷,结构稳固可靠,以乘用车车顶行李架为安装依托,在装配时不会对乘用车顶造成破坏,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支架及带传感器支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是近年来的热门领域,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乘用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尤其迅速,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乘用车辆上路测试,其环境感知模块多传感器固定支架结构方案均不相同。
自动驾驶重点依靠的是,车辆自身安装的环境感知模块对周围行车环境进行探测,目前的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模块应用到的传感器主要有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固定支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现有的感知模块传感器支架设计方案通常以塑料件组合装配方式固定传感器,造成制造成本上升,并且存在以乘用车车顶为依托,直接在乘用车车顶进行破坏性装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支架,采用支撑架、活动支架、下封板、连接板和固定架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自动驾驶车辆的激光雷达、摄像头和GPS天线等多种环境感知模块可以合理进行布置和安装,且外形结构上可承受较大载荷,结构稳固可靠,以乘用车车顶行李架为安装依托,在装配时不会对乘用车顶造成破坏,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架,包括支撑架、两个活动支架、两个下封板、连接板和至少两个固定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架和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两个第一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主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
所述两个活动支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两个活动板,所述两个活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所述活动板上具有多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支架通过多个活动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所述两个下封板,设置于所述主支架的两侧,所述下封板的上部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下封板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安装在所述主支架的两侧;所述两个下封板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两个下封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容置区;
至少两个固定架,安装在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一传感器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传感器安装孔,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三传感器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下封板的侧面设有多个探测通孔。
优选的,所述主支架为拱形结构。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传感器支架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多个传感器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传感器支架;
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第一行李架和第二行李架,所述第一行李架和第二行李架平行设置;
所述传感器支架固定在所述行李架上,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主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行李架的两端,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行李架上,从而将所述传感器支架固定在所述车体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8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