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热翘曲的通风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4304.X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9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呈;费钟秀;何磊;谢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F16D65/847 |
代理公司: | 33101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面 制动盘 颈部 本实用新型 散热筋 制动 驾驶安全性 制动盘表面 制动盘结构 车轮安装 结构优化 局部热点 制动力矩 制动压力 低热 热翘曲 舒适度 通风盘 链接 帽檐 翘曲 缓解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热翘曲的通风盘结构,主要包括:外制动面、制动盘帽、内制动面、散热筋,制动盘帽固定在外制动面上,外制动面通过散热筋与内制动面连接,外制动面与制动盘帽的帽檐部分的连接厚度为颈部厚度C,外制动面与车轮安装面的链接尺寸为制动盘帽厚度G,外制动面的厚度为外制动面厚度O,内制动面到外制动面颈部的高度为颈部高度P。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制动盘结构通过多种结构优化的方式降低了制动盘的热翘曲效应,缓解了制动盘表面局部热点的产生,从而有效降低了制动力矩和制动压力的波动,提高驾驶安全性及舒适度,且在制造难度及重量成本方面基本无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器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热翘曲的通风盘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通风盘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因摩擦生热会使制动盘温度升高,并产生热变形。其中一种典型的热变形形态就是热翘曲,即制动盘由于温度场的作用而引起其工作面整体向某一方向偏斜,失去平面度而呈圆锥化的现象。热翘曲容易引起制动盘表面产生热点,并导致制动盘端面跳动,从而引起制动力矩和制动压力的波动,发生制动热抖动。
经过有限元分析,现有的制动盘结构设计方案无控制热翘曲的尺寸匹配,在制动时有可能产生较明显的制动力矩波动现象,在颈部结构、盘帽厚度、内外制动面的尺寸规格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热翘曲的通风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低热翘曲的通风盘结构,主要包括外制动面、制动盘帽、内制动面、散热筋,制动盘帽固定在外制动面上,外制动面通过散热筋与内制动面连接,外制动面与制动盘帽的帽檐部分的连接厚度为颈部厚度C,外制动面与车轮安装面的链接尺寸为制动盘帽厚度G,外制动面的厚度为外制动面厚度O,内制动面到外制动面颈部的高度为颈部高度P。所述颈部厚度C的尺寸为8mm,所述制动盘帽厚度G的尺寸为4mm,所述外制动面厚度O的尺寸为6mm,所述颈部高度P的尺寸为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对制动盘颈部结构进行优化,经过分析证明对制动盘热翘曲效应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在制造难度及重量成本方面基本无影响;
2、对制动盘盘帽厚度进行匹配优化,在对制动盘静强度应力无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降低了制动盘的热翘曲效应;
3、对制动盘内外制动面的尺寸规格进行了匹配优化,在不影响制动盘热裂纹性能的前提下找到了最优厚度尺寸,降低了热翘曲。
4、制动盘结构通过多种结构优化的方式降低了制动盘的热翘曲效应,缓解了制动盘表面局部热点的产生,从而有效降低了制动力矩和制动压力的波动,提高驾驶安全性及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动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动盘热翘曲测量示意图。
图3为制动盘热翘曲量随各变量的变化图1。
图4为制动盘热翘曲量随各变量的变化图2。
图5为制动盘热翘曲量随各变量的变化图3。
图6为制动盘热翘曲量随各变量的变化图4。
图7为优化后的新型低热翘曲制动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制动面1、制动盘帽2、内制动面3、散热筋4、颈部厚度C5、制动盘帽厚度G6、外制动面厚度O7、颈部高度P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4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钳导向销结构
- 下一篇:驻车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