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大跨度无柱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23854.7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连长江;杨思谋;艾万民;颜小锋;李建平;兰胜林;陈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板 支承 竖向 结构顶板 横向拉杆 结构底板 顶纵梁 支撑墙 本实用新型 地铁车站 大跨度 拱结构 无柱 中空腔体结构 变化适应性 结构安全 连接平板 施工工期 受力性能 周边环境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大跨度无柱拱结构,包括结构顶板、支撑墙顶纵梁、横向拉杆、竖向支承墙、结构中板、结构底板,结构顶板设置在竖向支承墙的顶部,结构底板设置在竖向支承墙的底部,竖向支承墙与结构底板及结构顶板围成中空腔体结构,结构顶板包括平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连接平板,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分别支承在两侧的竖向支承墙的顶部,两侧竖向支承墙的顶部、与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的连接处设有支撑墙顶纵梁,两侧竖向支承墙之间、与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的连接处设有横向拉杆,且横向拉杆的两端分别锚入支撑墙顶纵梁。本实用新型缩短施工工期,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受力性能好,对周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地下空间枢纽,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大跨度无柱拱结构,属于地铁地下车站大跨度支撑结构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稀缺,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现已步入新时代,特别是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综合体的不断涌现,以及地下空间开发时序不同步,原有的地下空间、结构跨度满足不了新时代对地下大空间、大跨度的结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大跨度无柱拱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地下大空间、大跨度对结构的需求,克服地下空间开发时序不同步需对结构大改造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结构传力路径清晰、明确,结构可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车站大跨度支撑结构,包括结构顶板、支撑墙顶纵梁、横向拉杆、竖向支承墙、结构中板、结构底板,结构顶板设置在竖向支承墙的顶部,结构底板设置在竖向支承墙的底部,竖向支承墙与结构底板及结构顶板围成中空腔体结构,其中结构顶板包括有平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连接平板,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分别支承在两侧的竖向支承墙的顶部,两侧竖向支承墙的顶部、与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的连接处设有支撑墙顶纵梁,两侧竖向支承墙之间、与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的连接处设有横向拉杆,且横向拉杆的两端分别锚入支撑墙顶纵梁。
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车站大跨度支撑结构,结构传力路径清晰、明确,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便,不需特殊加工模板即可完成施工作业,能够大幅减小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缩短施工工期;此外,本实用新型横向拉杆与平板之间的空间作为综合管线布置通道,充分利用空间,另外,本实用新型横向拉杆下方结构提供更大可利用空间。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双折板拱结构受力特点,保证结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传力路径清晰、明确、可靠,受力性能好,对周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1-平板,2-第一折板,3-第二折板,4-支撑墙顶纵梁,5-横向拉杆,6-竖向支承墙,7-结构中板,8-结构底板,9-底板纵梁,10-底板纵梁支座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车站大跨度无柱拱结构,包括结构顶板、支撑墙顶纵梁4、横向拉杆5、竖向支承墙6、结构中板7、结构底板8,其中结构顶板设置在竖向支承墙6的顶部,结构底板8设置在竖向支承墙6的底部,竖向支承墙6与结构底板8及结构顶板围成中空腔体结构,其中结构顶板包括有平板1、第一折板2、第二折板3,第一折板2与第二折板3之间连接平板1,第一折板2及第二折板3分别支承在两侧的竖向支承墙6的顶部,两侧竖向支承墙6的顶部、与第一折板2及第二折板3的连接处设有支撑墙顶纵梁4,两侧竖向支承墙6之间、与第一折板2及第二折板3的连接处设有横向拉杆5,且横向拉杆5的两端分别锚入支撑墙顶纵梁4。
上述第一折板2及第二折板3分别支承在两侧的竖向支承墙6的顶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3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隧道施工用台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盾构法联络通道的管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