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车车桥ABS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0030.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1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郜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澳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56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齿圈 外齿圈 本实用新型 车桥 汽车零部件领域 一体成型的 齿圈结构 垂直拉伸 径向设置 生产效率 条形通孔 圆弧过渡 圆筒结构 中间设置 轻量化 圆环 轴孔 生产工艺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车车桥ABS齿圈,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包括一体成型的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内齿圈为中间设置有轴孔的圆环,所述内齿圈上周向均匀分布有2N个呈径向设置的条形通孔,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外齿圈是内齿圈的外缘向一侧垂直拉伸形成的圆筒结构,所述内齿圈和外齿圈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的齿圈结构简单,能够进行轻量化大批量生产,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同时生产工艺简单,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卡车车桥ABS齿圈。
背景技术
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随着ABS技术的广泛应用,各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了各种ABS齿圈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刹车时对车辆轮胎的缓冲作用。现有的汽车几乎都标配使用ABS防抱死系统。ABS齿圈是其系统中一个反应灵敏、信号稳定的关键部件,其表现直接影响了ABS系统的性能。
目前汽车前后制动器的ABS齿圈一般是采用铁制品制造的,其齿是采用机械加工制造的。由于传统铁制品加工工序繁多、效率低,特别是加工齿圈时难度较大,需要专门的制造设备,很烦琐;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家用粉末冶金方法来制造,但粉末冶金件为多孔材料且密度较差,使得粉末冶金件不具有铁制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车桥ABS齿圈,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加工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卡车车桥ABS齿圈,包括一体成型的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内齿圈为中间设置有轴孔的圆环,所述内齿圈上周向均匀分布有2N个呈径向设置的条形通孔,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外齿圈是内齿圈的外缘向一侧垂直拉伸形成的圆筒结构,所述内齿圈和外齿圈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圈仅由内齿圈和外齿圈,并且二者都为一体成型的等厚的板状结构,连接处圆弧过度,该齿圈可通过冲压和拉伸形成,生产工艺简单方便,加工出来的齿圈结构简单,可以采用厚度较小的钢板进行加工,加工的齿圈质量轻,并且还能够达到很好地感应制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通孔的数量为36~150个,即18≤N≤7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通孔的数量为偶数,能够与感应器的感应周期同步对应,并且数量设置在一个范围内,能够给与感应器足够的反应时间,也不会让感应器反应过慢而影响车轮被抱死,增加了ABS防抱死系统的灵敏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通孔的中间为矩形或梯形,两端为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感应器的感应范围,条形通孔两侧设置成圆弧过度,能够降低模具在冲压时难度,使模具冲压头表面更圆润,减小冲压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通孔的两端距内齿圈的内圈和外圈的距离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了内齿圈内外侧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的增大条形通孔的长度,增强了整个齿圈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通孔的宽度与相邻条形通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桥在转动时,感应器的感应距离和未感应距离相同,使感应器能够周期性工作,感应状态更稳定,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齿圈的环面宽度大于外齿圈筒面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齿圈有更长的感应范围和结构强度,同时方便模具的冲压头进行冲压,不会将条形通孔冲偏,减小废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澳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澳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0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