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9009.3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金;张白黎;张红伟;许海成;白林安;段龙;杨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M25/08 | 分类号: | B62M25/08;B62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滑轮 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 牙盘 变速器 变速 电机 活动连接有 连接轴 弹簧 自动变速系统 飞轮 本实用新型 自行车变速 弹簧系数 电机负载 控制电机 临界负载 自动变速 自动回拨 精准度 可改变 上表面 下表面 回拨 省力 链条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涉及自行车变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定滑轮和自动变速系统,所述定滑轮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连接轴,所述定滑轮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连接轴。该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通过定滑轮、牙盘变速器和电机的设置,控制电机可改变链条在牙盘和飞轮上的位置从而达到自动变速的目的,牙盘变速器中,前后都设有回拨的弹簧,弹簧系数较小,牙盘变速器不能自动回拨而弹簧的弹力在电机的临界负载能力周围或超出电机负载能力时,就很难调节变速需求精度甚至容易损坏电机,定滑轮可使该自行车在变速时较为省力,可提高变速的精准度且避免电机受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变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即两轮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自动变速现在也越来越普及,目前自动变速的自行车结构包括离心机构、传动机构及变速机构,离心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自行车后轮的辐条内的离心块;传动机构包括旋转级液压缸和静止级液压缸,旋转级液压缸的周向上均布有若干油管,油管的一端与旋转级液压缸连通,另一端与离心块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伸缩式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和静止级液压缸连接,此装置极为复杂,引发的故障率较高,后期维护极为不便,成本高。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4401448B中公开的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虽然,离心块会随着车轮转速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离心力,离心块的离心运动或者向心运动带动旋转级液压缸的轴向运动,并将轴向运动传递给静止级液压缸,静止级液压缸再次把运动传递给伸缩式液压缸,然后伸缩式液压缸带动滑块在导轨上运动,滑块带动变速拨片进而使链条与不同的链轮啮合,从而改变传动比,达到自动变速的目的,与变速拨片相连的滑块所在的导轨上有等距排布的倒V形槽,滑块内部的顶球与这些倒V形槽相配合,能够达到循序渐进,逐档变速的目的,保证了自行车行走的稳定性,,但是,该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存在维修成本较高且在改变链条在牙盘与飞轮上的位置时,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定滑轮和自动变速系统,所述定滑轮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连接轴,所述定滑轮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连接轴,所述第一定滑轮连接轴远离定滑轮的一端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连接轴远离定滑轮的一端与第二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第二端盖一端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端盖的顶部插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端盖的内部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端盖通过紧固螺栓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滑轮底座,所述定滑轮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穿透洞;
自动变速系统包括自动变速单元,所述自动变速单元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磁感应测速仪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储存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分析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板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牙盘变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单元的输入端与发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设置有防磨头。
可选的,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柱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第二端盖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学院,未经红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9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供电智能调速功能的多级变速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三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