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3356.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2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章小理;章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321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减震管 减震前叉 本实用新型 叉肩 减震单元 方向柱 车篮 上盖 活塞杆运动 减震技术 减震效果 固定座 活塞杆 舒适度 弹簧 下端 冲击力 密封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其中包括方向柱、叉肩、内减震管、外减震管和减震单元,方向柱设于叉肩的顶部,叉肩的两侧底部各设有一个内减震管,外减震管套设于内减震管的下端,内减震管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上盖,上盖和减震单元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叉肩上设于两侧内减震管之间的侧面上还设有用于连接车篮的车篮固定座。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能够有效的减缓活塞杆的运动速率,减少活塞杆运动时的冲击力,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减震效果,从而提高电动自行车骑行时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现代人们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交通工具,其具有绿色节能、方便快捷等优点。前叉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前轮轴棍和车架,起到支撑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动车的前叉通过内部设置减震机构实现减震作用,从而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目前,电动车前叉主要由方向柱、叉肩、内管、外管及减震机构构成,方向柱与叉肩固定连接,在叉肩两端安装两个内管,内管的下部插装入各自的外管。现有的减震机构分为弹簧减震、阻力胶减震、油簧减震和油气减震四种,弹簧减震一般在内管内设置弹簧,内管和外管相对滑动时,压缩弹簧,提供减震作用。这种弹簧减震机构,一般只有一根弹簧,减震效果差,在弹簧老化时,无法提供减震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其中包括方向柱、叉肩、内减震管、外减震管和减震单元,所述方向柱设于所述叉肩的顶部,所述叉肩的两侧底部各设有一个所述内减震管,所述外减震管套设于所述内减震管的下端,所述减震单元包括活塞杆、第一弹簧和缓冲件,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能够与所述内减震管的内壁面相配合的端头,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的杆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端头和所述缓冲件之间,其中,所述端头及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内减震管的内部,所述杆体穿过所述内减震管的底部通孔并与所述外减震管相连接,所述内减震管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叉肩上设于两侧所述内减震管之间的侧面上还设有用于连接车篮的车篮固定座。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内减震管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一导流孔。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内减震管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导流孔。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杆体底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外减震管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杆体的底部内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外减震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外减震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反光的反射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缓冲件为橡胶件。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外减震管的顶部与所述内减震管的连接处设有防尘盖。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端头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内减震管的内壁面相配合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所述车篮固定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叉肩的侧面上。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前叉,能够有效的减缓活塞杆的运动速率,减少活塞杆运动时的冲击力,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减震效果,从而提高电动自行车骑行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3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后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