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壳体模具的铸模防变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4276.X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博海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后壳体 前壳体 减速机壳体 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 防变形装置 壳体模具 稳固机构 连通管 铸模 浇铸 模具技术领域 并排固定 底部连通 两端连通 配合螺纹 锁紧螺母 圆形凹槽 变形的 夹持板 浇铸管 圆形板 后置 前置 背面 松动 偏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壳体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速机壳体模具的铸模防变形装置,包括前壳体模具、后壳体模具、夹持机构和稳固机构,前壳体模具位于后壳体模具的右侧,夹持机构位于前壳体模具和后壳体模具的背面,稳固机构位于夹持机构上,所述前壳体模具和后壳体模具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连通管的两端连通,所述连通管顶部的中间位置与浇铸管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形板与圆形凹槽的卡接,然后配合螺纹杆和锁紧螺母使夹持板将前置壳体模具和后置壳体模具形成并排固定,从而使两个模具在浇铸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避免了模具在浇铸时出现松动或者偏离现象的发生,进而防止机壳出现变形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壳体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速机壳体模具的铸模防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减速器壳体的生产过程中,机壳壳体是通过模具直接浇铸而成,而常用的浇铸方式便是消失模铸造工艺,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该工艺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砂芯,因而铸件没有飞边、毛刺和拔模斜度,并减少了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铸件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至12.5μm;铸件尺寸精度可达CT7至9;加工余量最多为1.5至2mm,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的费用,和传统砂型铸造方法相比,可以减少40%至50%的机械加工时间。
但是,在机壳壳体的铸造过程中,由于泡沫模具较为轻盈,在埋砂或者浇灌铁水时,两个模具之间受外界因素容易出现松动或者偏离的现象,从而导致浇铸的模型容易出现变形的现象,对于后续的加工处理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时,直接导致模型报废,从而提高了残次品的基数,浪费模型以及原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减速机壳体模具的铸模防变形装置,达到了防止两个模具之间受外界因素容易出现松动或者偏离现象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机壳体模具的铸模防变形装置,包括前壳体模具、后壳体模具、夹持机构和稳固机构,前壳体模具位于后壳体模具的右侧,夹持机构位于前壳体模具和后壳体模具的背面,稳固机构位于夹持机构上,所述前壳体模具和后壳体模具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连通管的两端连通,所述连通管顶部的中间位置与浇铸管的底部连通,所述浇铸管的顶部与括边管口的底部连通,所述前壳体模具和后壳体模具背面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圆形凹槽。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圆形板、螺纹杆、夹持板和锁紧螺母,所述圆形板位于圆形凹槽的内部,所述圆形板正面的圆心位置与螺纹杆背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圆孔,所述螺纹杆通过圆孔贯穿夹持板的正面,且夹持板的背面与前壳体模具和后壳体模具的背面搭接,所述螺纹杆上通过螺纹与锁紧螺母连接,且锁紧螺母的背面与夹持板的正面搭接。
所述稳固机构包括滑槽、滑杆、两个滑块、弹性弹簧、两个连接杆和两个贴合板,所述滑槽位于圆形板的内部,且滑槽与圆形板的直径位于同一位置,所述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滑杆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与滑杆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与弹性弹簧的内部相设置,且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弹性弹簧的两端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连接,且连接杆的顶部通过通槽贯穿圆形板的顶部并与贴合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括边管口的左侧通过销轴连接有防护盖,且防护盖的直径大于括边管口顶部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的两侧均连接有调整杆,且调整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套。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且夹持板的两端分别长于前壳体模具和后壳体模具相对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锁紧螺母的外边缘直径大于圆孔的直径两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博海,未经曹博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4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冷芯盒树脂活块组件
- 下一篇:一种节能低温精密蜡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