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及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3340.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赖民杰;陈志勇;江昊;王昌伟;宋跃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8 | 分类号: | B62K21/08;B62K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 车头管 摩托车 阻尼器组件 稳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 缓冲 摩托车车头 摆动幅度 行驶过程 中心转动 转向过程 扭转 摆动 车头 固装 行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包括车头管和固装于车头管上的前叉总成,车头管和前叉总成之间还设置有对二者的相对扭转进行缓冲的阻尼器组件。摩托车车头转向过程中,前叉总成以车头管为中心转动,通过设置阻尼器组件架撑于车头管与前叉总成之间,当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瞬间摆动时,前叉总成绕车头管的扭转受到阻尼器组件的缓冲,从而减少车头的摆动幅度,使得行驶更加稳定,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的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及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其中,伸缩管式前叉减震器在摩托车中应用普遍。
在摩托车高速行驶时,路面的不平整会对车轮产生瞬间的冲击,此冲击力容易使前叉减震器总成绕车头管轴线转动,并且极易造成车头的摆动,影响摩托车的行驶安全。
因此,如何提高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以提高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包括车头管和固装于所述车头管上的前叉总成,所述车头管和所述前叉总成之间还设置有对二者的相对扭转进行缓冲的阻尼器组件。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器主体和对所述阻尼器主体进行架撑的阻尼器支架,所述阻尼器支架包括分别架装于所述车头管上的第一阻尼器支架和架装于所述前叉总成上的第二阻尼器支架。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前叉总成包括分别对前叉臂的顶部进行支撑的上连板,以及对所述前叉臂的中部进行支撑的下连板,所述第二阻尼器支架设置于所述下连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前叉臂包括左前叉臂和右前叉臂,所述下连板上开设有分别架撑所述左前叉臂和所述右前叉臂的左安装套筒和右安装套筒,所述第二阻尼器支架设置于所述左安装套筒的外壁。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第一阻尼器支架包括第一阻尼器底座,以及架撑所述阻尼器主体的阻尼器连杆,所述阻尼器连杆和所述第一阻尼器底座之间设置有沿所述前叉总成的摆动方向布置的支撑轴承;
所述阻尼器连杆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二阻尼器支架的支撑端处于同一转动平面。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支撑轴承为第一关节轴承。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第二阻尼器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阻尼器主体进行转动支撑的第二支撑轴承。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阻尼器主体包括阻尼器套筒和与所述阻尼器套筒伸缩配合的阻尼器推杆,所述阻尼器连杆固接于所述阻尼器套筒的外圈;
所述阻尼器推杆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中,所述第二支撑轴承为第二关节轴承。
一种摩托车,包括车体及设置于所述车体前端的前叉总成,所述前叉总成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前叉稳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3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梁内设有控制器的电动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防滑自行车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