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辊子传动改善涡轮增压器性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5231.5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波;朱清;刘丰;林镇北;梁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41/02 | 分类号: | F02D41/02;F02D41/26;F02D23/00;F02B3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陆帅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增压器 辊子 蓄电池 电动增压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曲轴转速传感器 涡轮增压器性能 连接传动 电动机 发电机 传动 发动机节气门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曲轴 全负荷工况 燃油利用率 电性连接 动能转换 高速运转 驱动能源 运行性能 传动轴 进气管 中间轴 迟滞 压气 充电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辊子传动改善涡轮增压器性能装置,发动机的进气管于涡轮增压器的压气端之前设置有电动增压机,涡轮增压器的中间轴与辊子连接传动,发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辊子的中部连接传动,蓄电池为电动机、电动增压机提供驱动能源,发电机为蓄电池进行充电,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分别置于发动机节气门处和发动机曲轴上,电动增压机、电动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与ECU电性连接,本装置能降低涡轮增压器危险的高速运转,将动能转换成蓄电池的电能,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高、全负荷工况下涡轮增压器的转速,改善涡轮增压器的迟滞现象,大大改善了涡轮增压器的运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辊子传动改善涡轮增压器性能装置, 属于车辆进气结构技术及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安全,车辆动力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量的逐年增长,能源紧张局势日益增长,改善发动机性能的装置也逐渐增加,其中的涡轮增压器就是其中一种改善汽车性能的装置。装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涡轮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然而经过增压之后,发动机的工作压力和温度都大大提高,同时在高功况情况下涡轮增压器转速过高,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及安全性大打折扣,同时涡轮增压器在起动、低速情况下急加速会产生迟滞现象,种种负面影响大大抑制了涡轮增压器的推广及应用。因此对于上述高工况下降低涡轮增压器转速,保证涡轮增压器正常运行以及改善涡轮增压器的迟滞现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辊子传动改善涡轮增压器性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辊子传动改善涡轮增压器性能装置,包括ECU、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涡轮增压器、辊子、发电机、蓄电池、用以驱动车轮的电动机,发动机的进气管于涡轮增压器的压气端之前设置有电动增压机,涡轮增压器的中间轴与辊子连接传动,发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辊子的中部连接传动,蓄电池为电动机、电动增压机提供驱动能源,发电机为蓄电池进行充电,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分别置于发动机节气门处和发动机曲轴上,电动增压机、电动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转速传感器与ECU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涡轮增压器的中间轴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凸起,凸起上加工有间隔均匀的小孔A,小孔A内设置有刚性弹簧、刚性轴销,刚性弹簧一端连接小孔A内底部,另一端连接刚性轴销,辊子的外周设置有与中间轴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与凸起相接触,凹槽中部圆周均部有小孔B,刚性弹簧不受力时,刚性轴销位于小孔A内,车辆处于高负荷或全负荷工况时,中间轴高速旋转,刚性弹簧受离心力达到最大伸长量,刚性轴销前端部由小孔A伸出插入小孔B内。
进一步的,凸起与辊子的凹槽装配留有装配间隙。
进一步的,各个小孔A的轴线共面,孔A的轴线与小孔B的轴线共面,小孔A轴心线处于中间轴的径向。
进一步的,凸起为半椭圆状。
进一步的, 所述涡轮增压器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的进气管内的压气机、设置在发动机的排气管内的涡轮,涡轮与压气机经中间轴连接传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降低涡轮增压器危险的高速运转,同时还能将动能转换成蓄电池的电能,有效提高燃油利用率,有效降低高、全负荷工况下涡轮增压器的转速,通过辊子传动,在高工况下降低涡轮增压器的高速运转,同时将多余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储存于蓄电池中,储存的能量用于驱动压气机及电动机,用于改善涡轮增压器的迟滞现象,大大改善了涡轮增压器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硬件系统框图;
图2是中间轴与辊子的机械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5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主柴油机遥控操纵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柴油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