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74636.7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汤红富;傅丹;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饶市德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背门 线束 接线端子 新能源汽车 一端连接 对接口 凸起 本实用新型 固定稳定性 弧形限位 线束体 插扣 弹臂 束体 配套 接线端子连接 对称设置 防脱凸部 汽车配件 凸出的 尾门锁 悬空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它解决了现有固定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本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包括线束体,在线束体的一端连接有尾门锁对接口,在线束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后背门线束对接口,该后背门线束对接口包括矩形接线端子,线束体另一端连接在矩形接线端子的一侧中部,在矩形接线端子的另一侧中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凸起,以及位于两个限制凸起之间的插扣,在插扣与矩形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设有两个向外延长并与所述的限制凸起一一接触的弧形限位弹臂,在每块弧形限位弹臂的悬空端分别设有向矩形接线端子侧凸出的防脱凸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固定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
背景技术
后背门线束,其为多根线的绑扎在一起形成的线束,其具有尾灯供电和后背门启闭供电通信等等作用。
新能源汽车,其一般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后背门线束则为一种常用的配件线束,其包括了多根子线通过绑扎形成的线束体,在线束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端子,然后通过若扣子固定在汽车内部。
特别是与后背门连接的一端,其需要有较高的牢固性,现有的固定扣其一般为两个弹性臂的插入并固定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其存在如下缺陷:
固定扣其固定后容易出现轴向的窜动,影响信号通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固定稳定性的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包括线束体,在线束体的一端连接有尾门锁对接口,在线束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后背门线束对接口,该后背门线束对接口包括矩形接线端子,线束体另一端连接在矩形接线端子的一侧中部,在矩形接线端子的另一侧中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凸起,以及位于两个限制凸起之间的插扣,在插扣与矩形接线端子连接的一端设有两个向外延长并与所述的限制凸起一一接触的弧形限位弹臂,在每块弧形限位弹臂的悬空端分别设有向矩形接线端子侧凸出的防脱凸部。
采用弧形限位弹臂协同插扣的结构,其可以形成轴向的锁止固定,可以防止出现轴向窜动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
设计的防脱凸部,其可以防止弧形限位弹臂过度的形变导致失去轴向锁止的功能。
限制凸起其可以防止弧形限位弹臂过度的形变导致失去轴向锁止的功能。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中,所述的插扣包括与矩形接线端子连接的插杆,在插杆远离矩形接线端子的一端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弹性悬臂插片,弹性悬臂插片的悬空端与弧形限位弹臂的内弧形面之间留有间隙。
弹性悬臂插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设定。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中,所述的弹性悬臂插片悬空端连接有锥形限制部。
该结构其可以形成向外扩张后的限位。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中,所述的弹性悬臂插片内壁与锥形限制部的内壁齐平,弹性悬臂插片悬空端端部与锥形限制部之间形成台阶。
该结构其便于加工制造。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中,所述的插杆远离矩形接线端子的一端设有弧形凸面。
该结构其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中,所述的限制凸起对称设置。
对称设置其便于加工制造,以及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的配套用线中,所述的限制凸起为矩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饶市德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饶市德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4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机舱线束集成盒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后背门线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