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3979.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3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熊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起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资阳市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固定板 连接板 承受性能 右固定板 左支撑 垫板 活动连接有 加强件总成 辅助板 加强件 减震板 内腔 汽车配件 固定的 中间段 总成本 贯穿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包括左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左支撑垫板,所述左固定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左固定板右侧外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所述左支撑垫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左支撑垫板右侧外部的第二连接板。该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减震板和辅助板的设置,通过第一连接板将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进行加强固定,然后通过减震板和辅助板防止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中间段弯曲,从而达到对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进行加强固定的效果,进而达到加强件承受性能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
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对汽车底盘进行加强的加强件总成,在汽车需要进行维护时,有时需要将汽车通过液压千斤顶将整个车身进行抬高,因为车辆在升高过程中,是通过液压千斤顶对车辆的底部进行固定,导致对车辆的底盘硬度要求极高,底盘承受性能过低,容易对车身造成损坏,故而提出一种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具备加强件总成承受性能高和在车辆升高过程中,防止车辆底盘出现损坏等优点,解决了车辆的车身容易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加强件总成承受性能高和在车辆升高过程中,防止车辆底盘出现损坏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包括左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左支撑垫板,所述左固定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左固定板右侧外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所述左支撑垫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左支撑垫板右侧外部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撑垫板,所述右支撑垫板的顶部与右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左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左支撑垫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左固定板内部一端的顶部开设有延伸至第一连接板底部的第一圆形通孔,左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左支撑垫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左支撑垫板内部一端的顶部开设有延伸至第二连接板底部的第二圆形通孔,所述左支撑垫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贯穿左支撑垫板并延伸至左固定板内部的螺纹杆,所述左固定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螺纹杆的顶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大小相同,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一点五米至一点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垫板和右支撑垫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左支撑垫板和两个右支撑垫板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通过第一凹槽与左固定板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左端通过第二凹槽与左支撑垫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板和左支撑垫板通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连通,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直径与螺纹杆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第一圆形通孔和第二圆形通孔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受性能好的加强件总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起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起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3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