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558.2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2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舜;姜辛;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线 漏液检测装置 电动汽车 保护层 电池包 吸液管 液冷板 漏液 电池管理系统 渗透孔 新能源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 安全保障 情况检测 使用寿命 通电回路 检测 上套 连通 行车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漏液检测装置包括:保护层和检测线束,保护层位于液冷板一侧与液冷板固定连接,保护层上设有渗透孔,检测线束上套设有吸液管,吸液管与渗透孔连通,检测线束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检测吸液管是否吸收到液体来确定电池包的漏液情况,当检测线束检测到电池包内存在漏液之后与电池管理系统构成通电回路,既提高了液冷板的使用寿命,给电动汽车行车带来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同时还提高了电池包内部漏液情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包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包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池包的液冷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池的工作环境,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液冷系统中冷却液体的泄漏同样会造成车辆和人员的损失。
目前针对电池包液冷板的漏液检测仅是单点漏液检测(电阻式、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或多点漏液检测或管路压力等方式,检测效果差,且无法精确和有效的检测电池包内部液冷板的漏液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效果差,且无法精确和有效的检测电池包内部液冷板的漏液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应用于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液冷板和电池模块,包括:保护层和检测线束,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液冷板一侧与所述液冷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上设有渗透孔,所述检测线束上套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与所述渗透孔连通,所述检测线束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吸液管是否吸收到液体来确定所述电池包的漏液情况,当所述检测线束检测到所述电池包内存在漏液之后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构成通电回路。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层为橡胶。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线束是外表面为导体的铜丝或铝丝。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液管的材料为人造纤维的混合物或无纺布。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渗透孔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保护层的四周,所述检测线束围设在所述保护层的四周。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液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渗透孔连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漏液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检测线束的一端连接。
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多个液冷板和多个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多个所述液冷板与多个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检测线束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构成通电回路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当所述通电回路接通时控制电动汽车停止运行。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动汽车停止运行时,所述显示屏同时显示漏液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水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阀密封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