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列多缸发动机及其相继增压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4530.5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房桐毅;王乐鑫;张西常;王航;李永泰;王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依勒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07 | 分类号: | F02B37/007;F02B37/02;F0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增压器 增压排气 直列多缸发动机 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 排气管 控制气路 排气压力 增压阀 气缸 气路 水冷 通断 优选 保证 | ||
1.一种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直列多缸发动机的所有气缸均相连的排气管(1),所述排气管(1)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口(12);
与所述排气口(12)一一对应连接的涡轮增压器(2),所述涡轮增压器(2)包括第一涡轮增压器(21)和第二涡轮增压器(22),所述第一涡轮增压器(21)与其对应的所述排气口(12)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气路通断的相继增压阀(3),所述第二涡轮增压器(22)与其对应的所述排气口(12)之间的气路常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包括第一管壁(14)和第二管壁(15),所述第一管壁(14)形成气路通道(16),所述第二管壁(15)环设于所述第一管壁(14)的外周,且所述第一管壁(14)和所述第二管壁(15)之间形成用于冷却所述气路通道(16)内的废气的水路通道(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包括至少两段相拼接的分段排气管(11),拼接后各所述分段排气管(11)的所述气路通道(16)和所述水路通道(17)分别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段排气管(11)的所述第一管壁(14)和所述第二管壁(15)在拼接处相连,以使各所述分段排气管(11)的所述水路通道(17)各自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水路通道(17)连通的入水口(17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水路通道(17)连通的出水口(172),各所述分段排气管(11)的所述第二管壁(15)分别设有与各自的水路通道(17)对应连通的法兰孔(151),相邻两个所述分段排气管(11)的所述法兰孔(151)通过水循环连接管(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壁(15)设有若干个用于满足加工需求的清砂孔(152),当加工完成后,所述清砂孔(152)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继增压阀(3)包括:
阀体(31),所述阀体(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涡轮增压器(21)和其对应的所述排气口(12)相连;
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体(31)内、用于控制所述阀体(31)通断的阀门挡板(32);
与所述阀门挡板(32)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阀门挡板(32)开闭的执行器(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涡轮增压器(22)与其对应的所述排气口(12)通过连接弯头(5)相连。
9.一种直列多缸发动机,包括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相继增压排气系统,所述相继增压排气系统的排气管(1)与所述直列多缸发动机的所有气缸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依勒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依勒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45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涡轮增压机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增压器进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