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轨道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0768.2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鹏;沈照建;田忠超;任爱美;刘宇舟;王立泉;徐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姜月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本体 轨道行走装置 减速电机 同步带轮 新型轨道 集电器 行走轮 机器人 输出轴连接 定位准确 对称设置 接触连接 配合连接 消耗材料 滑触线 同步带 导轨 轨道 生产成本 | ||
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轨道行走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两个沿机器人本体对称设置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放置在轨道上,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分别设有减速电机和集电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与设置在导轨内侧面上的同步带配合连接,所述集电器与设置在轨道内侧面的滑触线接触连接,它具有消耗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效率高,定位准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轨道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已经从原始的手工时代逐渐向机器时代过渡,尤其是机器人的应用更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然而机器人在移动行走的过程中,机器人轨道更是成为机器人行走过程中重要的辅助部分,一方面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轨道多为H型轨道,这种H型轨道材料消耗大,导致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在机器人的行走系统中大多采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丝杠传动、链传动等方式,以上传动方式存在成本高、定位不准确、效率低的缺点不能满足机器人轨道中行走装置的传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轨道行走装置,它具有消耗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效率高,定位准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轨道行走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两个沿机器人本体对称设置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放置在轨道上,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分别设有减速电机和集电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与设置在导轨内侧面上的同步带配合连接,所述集电器与设置在轨道内侧面的滑触线接触连接。
所述轨道为倒U型状,所述轨道开口端设有与轨道一体设置的支撑板,所述行走轮放置在支撑板上。
所述同步带位于轨道的其中一侧面的内侧,所述滑触线位于轨道的上端面的内侧,所述同步带与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一端的同步带轮配合连接,所述滑触线与机器人本体上另一端的集电器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消耗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效率高,定位准确的优点。通过将轨道设置为倒U型,改变了传统的H型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轨道上增设同步带,将同步带与机器人本体上的同步带轮配合,提高了定位准确度,通过在轨道上设置滑触线与机器人本体上的集电器接触连接,为机器人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轨道,3、行走轮,4、减速电机,5、同步带,6、同步带轮,7、滑触线,8、集电器,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轨道机器人轨道行走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两个沿机器人本体1对称设置的行走轮3,所述行走轮3放置在轨道2上,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分别设有减速电机4和集电器8,所述减速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同步带轮6,所述同步带轮6与设置在导轨2内侧面上的同步带5配合连接,所述集电器8与设置在轨道2内侧面的滑触线7接触连接。
通过在轨道2上增设同步带5,将同步带5与机器人本体1上的同步带轮6配合,提高了定位准确度,通过在轨道2上设置滑触线7与机器人本体1上的集电器8接触连接,为机器人提供电能。
所述轨道2为倒U型状,所述轨道2开口端设有与轨道2一体设置的支撑板9,所述行走轮3放置在支撑板9上,一方面将轨道2设置为倒U型是为了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与导轨一体设置的支撑板9支撑行走轮3在其上方滚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0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