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列车隧道出口微气压波消减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05094.6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孔海霞;胡灵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周舒蒙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列车 隧道出口 空气抽 本实用新型 排气总管 微气压波 连通 抽排系统 车头 消减 隧道 常规空气 封闭空间 外界大气 位置提供 抽气口 排气口 隧道壁 压缩波 前部 外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隧道出口微气压波消减结构,主要包括布置于隧道出口外部的抽排系统,抽排系统包括空气抽排设备和排气总管,所述空气抽排设备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开设于隧道壁的抽气口连通;所述空气抽排设备的出口与排气总管连通,所述排气总管的端部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抽排设备在高速列车接近隧道出口时启动,将隧道内高速列车车头前方的压缩波尽可能抽走,使车头前部的空气密度小于常规空气压力,避免高速列车驶出隧道或封闭空间时出现微气压波,为隧道出口位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高速列车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隧道出口微气压波消减结构。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运行进入隧道或封闭空间后,在隧道或封闭空间出口位置,会出现微气压波,会对隧道出口周边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包括影响人员安全的次声波、冲击波等。目前,降低微气压波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加大隧道面积、降低阻塞比,其他的辅助方法包括优化车头车尾形状、增设洞口缓冲装置、增加通风井、控制出口位置温度梯度等。上述处理方法普遍存在以下缺陷:隧道断面增大,施工风险大,大幅度增加土建工程费用;辅助措施可以降低微气压波,但效果不显著,尤其是在列车速度超过临界速度后,洞口缓冲装置等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高速列车隧道出口微气压波消减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列车隧道出口微气压波消减结构,主要包括布置于隧道出口外部的抽排系统,抽排系统包括空气抽排设备和排气总管,所述空气抽排设备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开设于隧道壁的抽气口连通;所述空气抽排设备的出口与排气总管连通,所述排气总管的端部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排气口。
按上述方案,所述抽气口与隧道出口之间的距离为100-300m。
按上述方案,所述微气压波消减结构包括多组抽排系统。
按上述方案,所述抽排系统以铁轨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隧道的外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抽排系统安设于隧道外部的环形空腔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空气抽排设备为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抽排设备,在高速列车距离隧道出口300-500m时启动,将隧道内高速列车车头前方的压缩波尽可能抽走,使车头前部的空气密度小于常规空气密度,避免高速列车驶出隧道或封闭空间时出现微气压波,为隧道出口位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与现有技术中扩大隧道截面相比,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程实施风险,并大幅度节省土建工程费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应用前景广阔,可操作性好,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其中:1、隧道;2、高速列车;3、压缩波;4、隧道出口;5、抽气口;6、排气口;7、空气抽排设备;8、排气总管;9、铁轨;10、环形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5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