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9279.0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耀生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箱 支撑 内管 前叉 外管 细管 管状结构 粗管 挂环 下端 水陆两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 车轴 关键技术 交通工具 水陆交通 效果稳定 转动连接 挂钩 收放式 上端 插装 车把 车体 钩挂 拉出 收放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以“根据需要收放前浮箱”关键技术,其车体与前叉转动连接,前叉下端与浮支撑细管的上端由车轴固定,浮支撑粗管的下端与前浮箱固定,所述支撑为由内管与外管插装构成的双管状结构,所述浮支撑为由细管与粗管连接在一起的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从外管拉出之后,所述外管与前叉、所述内管与浮支撑的细管均固定,前浮箱尖端与挂钩、车把中间部位与挂环均固定,挂钩与挂环以钩挂的方式相连接。用于水陆交通。构思独特新颖、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快捷、效果稳定可靠、易制作成本低且利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样式可说是多种多样,但没有水陆两用自行车,对于水陆两用自行车而言的关键是:在水上行走使用时浮箱放下来、在陆地行走使用时浮箱收起来。作为浮箱,有前浮箱和后浮箱,在这里,本实用新型只集中表述“前浮箱”。基于发明人的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采取“根据需要收放前浮箱”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根据需要收放前浮箱”关键技术,其车体与前叉转动连接,前叉下端与浮支撑细管的上端由车轴固定,浮支撑粗管的下端与前浮箱固定,所述支撑为由内管与外管插装构成的双管状结构,所述浮支撑为由细管与粗管连接在一起的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从外管拉出之后,所述外管与前叉、所述内管与浮支撑的细管均固定,前浮箱尖端与挂钩、车把中间部位与挂环均固定,挂钩与挂环以钩挂的方式相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目的是:①、本实用新型采用“根据需要收放前浮箱”关键技术,提供了“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新装置。②、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前叉、支撑、浮支撑、前浮箱、挂钩、挂环;这样,在水上行走使用时,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前叉下端与浮支撑细管的上端由车轴固定连接,浮支撑粗管的下端与前浮箱固定连接,内管从外管拉出后之支撑的外管与前叉、且支撑的内管与浮支撑的细管均固定连接,以此所述----前浮箱是放在水里的,从而为水上行走的使用做好了准备。如果要在陆地行走使用时,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便对支撑的内管与浮支撑的细管已经固定的状态进行改变,即----将支撑的内管与浮支撑的细管拆开而解除固定状态、且将支撑的内管插装到支撑的外管内,同时松动前叉下端与浮支撑细管上端由车轴的固定状态、且以车轴为轴将前浮箱掀起、由挂钩与挂环钩挂,且对前叉下端与浮支撑细管的上端由车轴再次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为陆地行走的使用做好了准备。③、本实用新型为“水陆两用自行车”提供了新装置。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独特新颖、结构简单巧妙、整体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快捷、效果稳定可靠、易于制作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由车体、前叉、支撑、浮支撑、前浮箱、挂钩、挂环构成;
所述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其车体与前叉转动连接,其前叉下端与浮支撑细管的上端由车轴固定连接,其浮支撑粗管的下端与前浮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为由内管与外管插装构成的双管状结构,所述浮支撑为由细管与粗管连接在一起的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从外管拉出之后,所述外管与前叉、所述内管与浮支撑的细管均固定连接,其前浮箱尖端与挂钩、车把中间部位与挂环均固定连接,其挂钩与挂环以钩挂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所述车体为自行车的车架体,所述前叉为自行车的前叉,所述前浮箱为前端呈凸尖形的箱体状结构,所述挂钩为钩状结构,所述挂环为环状结构。
所述的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收放式前浮箱,所述支撑、浮支撑均各位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耀生,未经黄耀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9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挂车牵引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区及家庭防灾应急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