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贴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6847.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7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权胜;李林;彭浩;刘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方小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机台 贴膜 本实用新型 上料机构 贴膜设备 机械手 撕膜 电子产品加工 胶带上料装置 设备技术领域 过程自动化 贴膜工作台 胶带输送 膜片贴合 平台移动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收料装置 输出 离型膜 驱动件 胶带 拾取 压合 承载 回收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贴膜设备,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的膜片上料机构、设置于机台的膜片剥料机构、设置于机台的贴膜工作台以及贴膜机械手,膜片剥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的剥料平台、用于驱动剥料平台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用于将外界的胶带输送至剥料平台的胶带上料装置、用于回收剥料平台所输出的离型膜的收料装置以及用于拾取膜片上料机构所输出的膜片并将膜片压合到剥料平台所承载的胶带上的取膜机械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膜片贴合稳定快捷,整个膜片的撕膜和贴膜过程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撕膜和贴膜,从而提高产品贴膜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贴膜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贴膜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是当今最具活力、高速发展的行业,LCD及TP制造技术都是信息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在LCD及TP制造过程中会多次用到贴膜和撕膜工艺技术,其中的膜是指玻璃基板、偏光片、OCA(透明光学胶)上附着的一层保护膜,对产品起到防尘、防滑和强化作用,在生产和流转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目前的贴保护膜工艺中,均采用人工先将保护膜的离型膜撕掉,然后再采用人工将撕取离型膜后的保护膜贴合到产品上,整个贴膜过程工人劳动强度大,且贴膜效率低下,不同的操作者贴合产品的水平不一,导致产品质量的好坏难以统一,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缺陷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贴膜设备,其实现贴膜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贴膜效率和贴膜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贴膜设备,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的膜片上料机构、设置于机台的膜片剥料机构、设置于机台的贴膜工作台以及用于拾取膜片剥料机构所输出的膜片并将其贴合到贴膜工作台所承载的待贴膜产品上的贴膜机械手,所述膜片剥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并用于剥取膜片上的离型膜的剥料平台、用于驱动剥料平台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用于将外界的胶带输送至剥料平台的胶带上料装置、用于回收剥料平台所输出的离型膜的收料装置以及用于拾取膜片上料机构所输出的膜片并将膜片压合到剥料平台所承载的胶带上的取膜机械手。
其中的,所述取膜机械手包括用于吸取膜片的吸料块、用于驱动吸料块移动和升降的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吸料块旋转的第三驱动件、活动设置于吸料块一侧的压膜条以及用于驱动压膜条升降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机台,所述第三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
其中的,所述贴膜机械手包括活动设置于机台的支撑块、与支撑块连接的吸膜板以及用于驱动支撑块移动和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贴膜机械手还包括与支撑块转动连接的活动块及用于驱动活动块上下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吸膜板与活动块连接,所述吸膜板远离支撑块的一端朝外凸设有三角尖块。
进一步的,所述贴膜机械手还包括活动设置于吸膜板的三角尖块的一侧的压膜辊及用于驱动压膜辊升降的第五驱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板和驱动气缸,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与支撑块铰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活动块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驱动气缸的另一端与支撑块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设置有用于驱动吸膜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吸膜板与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其中的,所述膜片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的膜片储料装置、设置于机台的膜片整位机构以及用于拾取膜片储料装置中的膜片并移送至膜片整位机构的膜片移送机械手。
其中的,所述膜片移送机械手包括移动框、用于驱动移动框移动和升降的第六驱动件、设置于移动框的吸嘴以及用于驱动吸嘴上下移动的第七驱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6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