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流量洁净型球阀连接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3453.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明;高应鹏;徐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弗雷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L23/22;F16K27/06;F16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体 第二法兰 密封件 阀杆 本实用新型 连接密封件 手柄 全流量 前部 球阀 洁净 过盈方式 焊接方式 密封效果 嵌入方式 洁净度 水接触 内端 外端 旋接 贯通 外部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流量洁净型球阀连接密封件,包括:球体、本体、密封件;球体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中间,且球体与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球体的上部外端设置有阀杆,且球体与阀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阀杆的外部后端设置有手柄,且阀杆与手柄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本体的前部安装有第二法兰,且本体与第二法兰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第二法兰的前部内端设置有密封件,且第二法兰与密封件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密封件不与水接触,洁净度高,密封效果高,且流量大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全流量洁净型球阀连接密封件。
背景技术
球阀,球体是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球阀按照驱动方式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手动球阀。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全流量洁净球阀普遍存在密封件与水接触,洁净度差,密封效果低,且流量小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密封件不与水接触,洁净度高,密封效果高,且流量大的全流量洁净球阀连接密封件,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流量洁净型球阀连接密封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封件与水接触,洁净度差,密封效果低,且流量小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流量洁净型球阀连接密封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全流量洁净型球阀连接密封件,包括:球体、本体、阀杆、手柄、法兰、密封件、第二法兰、第三法兰、第二密封件、第四法兰和螺纹孔;所述球体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中间,且球体与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球体的上部外端设置有阀杆,且球体与阀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阀杆的外部后端设置有手柄,且阀杆与手柄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的前部安装有第二法兰,且本体与第二法兰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的前部内端设置有密封件,且第二法兰与密封件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法兰的后部内端设置有密封件,且法兰与密封件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法兰设置在第二法兰的前部,且法兰与第二法兰通过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第三法兰设置在本体的后部内端,且第三法兰与本体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三法兰的后部内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且第三法兰与第二密封件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第四法兰的前部内端,且第二密封件与第四法兰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三法兰的后部设置有第四法兰,且第三法兰与第四法兰通过螺栓紧固相连接;所述法兰的内端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均为圆形状的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结构,且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的外直径大于法兰及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及第四法兰的内直径。
优选的,所述法兰、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及第四法兰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相卡合的圆形开槽,且第二法兰及第三法兰的外端分别开设有与本体相连接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球体剖视为开设有全流量开孔的半圆形结构,且球体的外直径与本体的内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本体侧视呈倒T形的中空式结构设置,且本体的内部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法兰及第三法兰相连接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手柄符合人体手掌持握仿行式结构设置,且手柄的前部内端开设有一处与阀杆相配合的方形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弗雷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弗雷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3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