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口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9851.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5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饶俊威;周文煜;闫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口盒 充电口 充电口盖 电子锁 弹片 卡合部 弹起 翘起 有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 缓冲作用 铰接连接 可伸缩的 缓冲块 压缩量 触压 卡合 锁舌 锁止 外伸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口门,充电口门包括充电口盒、充电口盖、弹片、以及电子锁,所述充电口盖与所述充电口盒铰接连接,所述充电口盖远离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弹起部和卡合部,所述充电口盒上设置有所述弹片,所述电子锁固定于所述充电口盒外,所述电子锁的可伸缩的锁舌从所述充电口盒外伸入所述充电口盒中而与所述卡合部卡合锁止,所述弹片翘起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弹起部翘起的端部触压形成压缩量。上述充电口门,自身具有缓冲作用,不需使用缓冲块,有效降低成本,各部件的安装简单,提升了充电口门外观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外观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门作为汽车外观部件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门包括合页式和悬臂式两种,参见图1和图2所示,充电口门的弹片卡接在充电口门铰链支架或充电口门加强板上,弹片与充电口铰链支架或充电口铰链臂干涉产生压缩量,再通过调整压缩量改变弹起力从而实现充电口门的开启。
然而,如图3所示,现有的充电口门20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弹片23通过卡接在充电口铰链支架24或充电口门加强板上而实现安装的,这样会存在安装的不便,还会增加生产工序、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其次,由于弹片23距离开启点较远,尺寸链较长,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难控制充电口盒21和外板22的间隙面差,极易形成翘曲;再者,当充电口门20处于关闭状态时,为了防止充电口门20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异响,往往在外板22上卡接两个缓冲块25,通过调节缓冲块25与充电口盒21的压缩量来防止充电口门20异响,这样必然带来成本及工时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充电口门,其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口门,所述充电口门包括充电口盒、充电口盖、弹片、以及电子锁,所述充电口盖与所述充电口盒铰接连接,所述充电口盖远离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弹起部和卡合部,所述充电口盒上设置有所述弹片,所述电子锁固定于所述充电口盒外,所述电子锁的可伸缩的锁舌从所述充电口盒外伸入所述充电口盒中而与所述卡合部卡合锁止,所述弹片翘起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弹起部翘起的端部触压形成压缩量。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包括弹片本体、连接部、以及第二弹起部,所述弹片本体与所述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二弹起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弹片本体两侧且向远离所述连接部一侧翘起,所述第二弹起部与所述第一弹起部相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充电口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本体和第二弹起部的边缘为翻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起部一对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弹起部与所述第二弹起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弹起部之间,所述卡合部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锁舌卡合实现所述充电口门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锁体和控制开关,所述锁舌与所述锁体弹性连接且所述锁舌可伸出或缩回所述锁体,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锁舌连接且可控制所述锁舌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口门还包括铰链支架、铰链臂、以及铰链轴,所述铰链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臂的一端通过所述铰链轴铰接连接,所述铰链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盒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臂可绕所述铰链轴转动,所述铰链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口盖还包括外板和加强板,所述外板内侧板体与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外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镂空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板或所述加强板的边缘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充电口盒的盒口相配合以对所述充电口盖和所述充电口盒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9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地板左门槛加强板
- 下一篇:一种铝车身前舱与地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