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顶用除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6021.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凡磊;王海;杨春来;郑衍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10 | 分类号: | E04D13/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壳体 驱动电机 履带 本实用新型 除雪装置 控制模块 悬臂 屋顶 配合 吸盘 对称分布 推雪铲 传感器 除雪 均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用除雪装置,它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履带(1),在履带(1)设有一组吸盘(1a),在车架上设有推雪铲(2),在车架上设有壳体(7),在壳体(7)内设有与履带(1)对应配合的驱动电机(3),在驱动电机(3)一侧的壳体(7)内还设有与驱动电机(3)对应配合的控制模块(4),在壳体(7)上均布有一组悬臂(5),在悬臂(5)上设有与控制模块(4)通过导线形成电信号配合的传感器(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雪效率高,安全性高,运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雪设备,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屋顶用除雪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冬季季节,雪后屋顶的积雪较深,若积雪不除,很有可能导致屋顶坍塌,现有的屋顶除雪手段主要是人工除雪,但由于屋顶较高,所以人工除雪难度大,危险性高。而装置自动除雪具有效率高,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顶用除雪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顶用除雪装置,它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履带,在履带设有一组吸盘,在车架上设有推雪铲,在车架上设有壳体,在壳体内设有与履带对应配合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一侧的壳体内还设有与驱动电机对应配合的控制模块,在壳体上均布有一组悬臂,在悬臂上设有与控制模块通过导线形成电信号配合的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的驱动电机内设有蓄电电池组,所述的蓄电电池组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控制模块以及传感器形成对应连接配合。
所述的一组吸盘均布在环形履带的履带面上。
所述的悬臂包括下端与壳体连接的支杆,在支杆顶端设有伸出壳体的外延杆,在外延杆的端部设有向下竖直分布的下探杆, 下探杆的下端部位于履带的外侧。
实用新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雪效率高等优点。特别是吸盘式履带该装置它在传统的履带上加上吸盘,所以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够防止装置滑落屋顶;
而且除雪装置上均布的传感器,能够确保装置到达屋顶边缘时及时返回和变向,能够防止装置从屋顶翻落,提高了除雪装置工作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屋顶用除雪装置,它包括车架8,在车架8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方形的壳体7,在壳体7内通过沿车体宽度方向分布的隔断7a,将壳体7的内部空间分为左空腔与右空腔,在左空腔内设有控制模块4,在右空腔内收驱动电机3,所述的驱动电机3内设有蓄电电池组,在右空腔一侧的腔壁上设有充电插口7b,所述的电插口7b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3内的蓄电电池组连接。
在壳体7上下两侧的车架8上分别设有履带1,所述的履带1呈对称分布,履带1与驱动电机3通过图中未显示的传动装置形成连接配合,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以及分布在履带1内侧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由于传动装置成体属于现有常规结构以下不再赘叙。
在成椭圆环形分布的履带1的履带外表面上均部有一组成环形分布的吸盘1a,所述吸盘1a的吸附面向外,以便履带在屋顶行驶时吸盘也可以吸附在屋顶上,以便增强装置在屋顶上上行驶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6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环保屋顶管道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竖向支撑梁的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