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7584.1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烜;翁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地科勘测规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上浦路南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杆 飞行测量 测量器 转动连接 土地规划 横向缓冲装置 纵向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 连接杆 弹簧 弹性复位机构 减震板 行走轮 气囊 滚子 滑杆 滑块 机翼 冲击力 着陆 背离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器,包括飞行测量器本体,所述飞行测量器本体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机翼,所述飞行测量器本体底侧设有纵向缓冲装置,所述飞行测量器本体通过纵向缓冲装置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横向缓冲装置,所述横向缓冲装置上设有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还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连接杆背离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子。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簧、气囊、第三弹簧、滑块、滑杆、减震板等结构相互作用下,使测量器在着陆时有效的缓解所受到的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力,避免测量器的碰撞地面导致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地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器。
背景技术
土地测量是运用测量学和遥感技术方法对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地形等特征进行测量、绘图的工作。包括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平整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资源调查等内容。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大地测量、普通测量、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及地图编制等。在国家基本地形图逐步完成的情况下,土地测量主要指地形测量以外的其他各项内容,并均以国家基本地形图为基础进行测量。
在土地在规划测量时,由于田地面积较大而采用飞行测量器进行测量,现有的飞行测量器在测量工作完成后,在回收的过程中由于在人工操作不当测量器与地面直接的接触,在惯性的作用下,其冲击力很容易对测量器本体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土地飞行测量器在测量工作完成后,在回收的过程中由于在人工操作不当测量器与地面直接的接触,在惯性的作用下,其冲击力很容易对测量器本体造成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器,包括飞行测量器本体,所述飞行测量器本体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机翼,所述飞行测量器本体底侧设有纵向缓冲装置,所述飞行测量器本体通过纵向缓冲装置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横向缓冲装置,所述横向缓冲装置上设有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两个所述转动杆一端还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设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连接杆背离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子。
优选的,所述纵向缓冲装置包括减震板,所述减震板固定连接在飞行测量器本体底侧,所述减震板背离飞行测量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减震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减震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滚子在海绵表面滚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弹簧、气囊、第三弹簧、滑块、滑杆、减震板等结构相互作用下,使测量器在着陆时有效的缓解所受到的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力,避免测量器的碰撞地面导致损坏。
2、通过第二弹簧。圆柱销的相互作用下使转动杆在受到冲击力而导致的转动结束后,可以使其转动杆恢复原位,保证装置可以多次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器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地科勘测规划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地科勘测规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7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