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46895.4 | 申请日: | 2018-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2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靳敬陶;王建平;蒋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修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8/40 | 分类号: | F16H48/40;F16H48/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轴 渐开线花键 淬硬层 端头 速器 中频感应淬火 防锈 本实用新型 半轴齿轮 镀锌材料 洛氏硬度 使用寿命 外壳表面 表面处 电镀层 断裂的 防护性 抗氧化 螺栓孔 轴端 小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包括外壳和传送轴,所述外壳的一侧为传送轴,且所述传送轴表面处设有渐开线花键,所述传送轴的一端设有端头,且所述端头的一端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传送轴的另一端安装半轴齿轮,设有渐开线花键,小径处不小于5mm,淬硬层深度为5mm,中频感应淬火洛氏硬度HRC54,轴端淬硬层深度由原来的3mm改为5mm,增加了轴端的强度,减少断裂的风险,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设有电镀层,为镀锌材料,使得外壳表面防锈,抗氧化,提高其防护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器壳。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四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现在涉及到一种差速器壳,原来设计的淬硬层深度较浅,导致轴端的强度不够,容易造成断裂,影响其使用寿命,机壳内的球形垫圈铁质较重,为汽车运动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散热性和实用性较差。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差速器壳,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包括外壳和传送轴,所述外壳的一侧为传送轴,且所述传送轴表面处设有渐开线花键,所述传送轴的一端设有端头,且所述端头的一端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传送轴的另一端安装半轴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球形垫圈,且所述半轴齿轮的一部分嵌入设置到所述球形垫圈内,所述球形垫圈的表面设有若干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渐开线花键的小径处不小于5mm,淬硬层深度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表面均匀电镀有电镀层,且所述电镀层为镀锌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垫圈为球形氮化垫片,所述球形垫圈的表面四周均设有油孔,且所述油孔为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垫圈的四周开设有若干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球形垫圈的转动方向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差速器壳,通过设有渐开线花键,小径处不小于5mm,淬硬层深度为5mm,中频感应淬火洛氏硬度 HRC54,轴端淬硬层深度由原来的3mm改为5mm,增加了轴端的强度,减少断裂的风险,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设有电镀层,为镀锌材料,使得外壳表面防锈,抗氧化,提高其防护性和使用寿命,设有球形垫圈,为球形氮化件,表面四周均设有油孔,为圆形结构,球形垫圈材质较轻,韧性好,在连接件通过油孔与螺母连接时,避免连接件与内部结构的直接接触,分散螺栓轴的应力,起到紧固和限位作用,设有弧形槽,其开口方向与球形垫圈的转动方向一致,球形垫圈转动时,转动带动的气流顺利通过弧形槽进入到装置内,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散热,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轴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形垫圈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传动轴;3-端头;4-半轴齿轮;5-球形垫圈;6-油孔; 7-电镀层;8-渐开线花键;9-螺栓孔;10-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修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修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6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