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变频器之间的主从通迅电路和电机负荷平衡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3334.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7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黎青;庄德玉;蓝马;刘子亮;史春祥;吕镛涵;杜志文;方彤;陈鹏;盛永林;刘琨;刘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5/74 | 分类号: | H02P5/74;H02P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主从 电路 电源隔离电路 平衡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电源输入端 矿用变频器 电机负荷 主控制板 转换电路 总线 双向通信连接 井下工作面 收发器芯片 输出端连接 通讯可靠性 电路连接 通讯端口 便捷性 电连接 上位机 隔离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变频器之间的主从通迅电路和电机负荷平衡控制系统,前者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频转换电路和电源隔离电路,电频转换电路设有电源输入端,电源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隔离485收发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后者包括主、从变频器,主、从变频器的主控制板上分别安装有主、从变频器总线通迅模块和主、从变频器主从通迅电路,主、从变频器总线通迅模块各自与上位机双向通信连接,主从通迅电路上的两个通讯端口分别与其所在变频器的主控制板和另外一个变频器的主从通迅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使主从变频器间的通讯可靠性和维修便捷性都得到显著提升,适用于井下工作面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变频器之间的主从通迅电路和应用了此电路的采煤机牵引电机负荷平衡控制系统,适用于井下工作面有一定危险性、需要通信可靠、不方便维修的操作场合。
背景技术
采煤机牵引调速系统通常采用“一拖一”方式,即两台变频器分别拖动两台牵引电机,两台变频器分别设置成主机和从机。原因在于一拖一方式比一拖二方式优点更突出,其能够精确控制每一个牵引电机,控制精度高,牵引系统的控制和保护性能更完善,故障检修更方便。再者,一拖二方式的变频器由于没有两台电机的负荷平衡控制,选型时为防止电机过载的裕量要留比较大,不利于成本控制。
由于煤矿井下工况环境复杂多变,采煤机牵引力不足往往是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严重问题。在一拖一控制方式下,两台电机的负荷平衡控制至关重要,如果控制不好,两台电机出力不一致,动态响应跟不上,容易导致单台电机过载,严重时会烧毁电机。
近年来,采煤机牵引电机负荷平衡控制通常使用基于光纤的变频器主从负荷分配功能,从机跟随主机的转矩实际值,通过速度调节实现转矩平衡,从而实现负荷平衡控制,典型的应用是采用ABB公司ACS800变频器的主从功能。
ACS800变频器主从链路采用光纤通信介质,光纤在采煤机牵引调速系统上应用时,受机械强度差、弯曲半径小、光纤头井下易受污染等条件限制,可靠性和维修便捷性都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矿用变频器之间的主从通迅电路和应用了该电路的电机负荷平衡控制系统,能够使主从变频器间的通讯可靠性和维修便捷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一种矿用变频器之间的主从通迅电路,包括隔离485收发器芯片、电频转换电路和电源隔离电路,所述电频转换电路设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电频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隔离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485收发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隔离485收发器芯片的两个通讯端口分别作为其与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
所述隔离485收发器芯片优选为全双工RS-485收发器芯片。
所述电频转换电路可以使用自感线圈实现升压。
所述电源隔离电路优选采用DC-DC隔离单路电源芯片。
所述电频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隔离485收发器芯片上与第一变频器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优选经屏蔽双绞线连接第一接插件,所述隔离485收发器芯片上与第二变频器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优选经屏蔽双绞线连接第二接插件。
所述第一接插件可以采用双排20芯插头。
所述第二接插件可以采用菲尼克斯可插拨式接插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3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