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1125.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红;郑耐琴;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G05D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杠 条形透槽 导向杆 车体 顶面 避障小车 车体底面 胶带 底面 滑块 螺孔 通孔 寻迹 支脚 本实用新型 螺孔螺纹 上端固定 上端轴承 自动运输 左右两侧 智能 工字型 无人工 滑动 避障 滚轮 轮轴 下端 小车 配合 帮助 | ||
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包括车体,车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滚轮的轮轴,车体前面底面设有薄板,薄板顶面左侧开设螺孔,螺孔内设有丝杠,丝杠与螺孔螺纹配合,丝杠上端轴承连接车体底面,丝杠下端固定安装支脚,薄板顶面右侧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端固定连接车体底面,导向杆底面固定安装同样的支脚,薄板顶面中间开设条形透槽,条形透槽内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截面为工字型的滑块,滑块能够沿条形透槽滑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工作人员通过调整高度h和调整宽度a能够使小车适应不同宽度的引导胶带,不需要额外更换引导胶带,提高工作的效率,能够帮助人们在实现无人工自动运输避障的愿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小车引多采用磁条作为引导线,利用磁条传感器进行寻迹识别,引导小车运行,这种引导技术成本比较高,磁条铺设工程量大,磨损、断裂后无法引导小车运行,变更线路比较麻烦,因此采用成本低廉的胶带做为引导线,用红外光电传感器来对贴在地上的胶带路线进行识别、控制小车运行,引导胶带成本低廉,铺设简便,变更线路容易,光电传感成本低廉,更换简便,但是现有的红外光电传感器为固定安装,当引导胶带宽度调整后小车不能适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调整光电传感器位置的小车,以适应更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包括车体,车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滚轮的轮轴,车体前面底面设有薄板,薄板顶面左侧开设螺孔,螺孔内设有丝杠,丝杠与螺孔螺纹配合,丝杠上端轴承连接车体底面,丝杠下端固定安装支脚,薄板顶面右侧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端固定连接车体底面,导向杆底面固定安装同样的支脚,薄板顶面中间开设条形透槽,条形透槽内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截面为工字型的滑块,滑块能够沿条形透槽滑动,滑块底面固定安装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分别固定连接导线一端,导线另一端固定连接车体底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所述的小车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小车硬件的控制核心。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所述的红外传感器为4个。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所述的导向杆前面左侧标有刻度线。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所述的支脚顶面面积大于丝杠底面面积。
如上所述的一种智能寻迹避障小车,所述的薄板顶面前侧标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东学院,未经陇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轮椅辅助平台
- 下一篇:一种仿生车悬挂系统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