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419.X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4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席椿富;周舟;王勇;谭文林;夏春波;石峰;周龙;古静;封泠雨;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3 | 分类号: | B60H1/03;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热利用 共通 热管理系统 冷却管路 冷却回路 循环泵 暖通 热交换 汽车温度控制 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 并联 循环冷却介质 本实用新型 经济实用 冷却技术 冷却介质 暖风系统 循环管路 乘员舱 电控 车内 废热 加热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温度控制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电控与冷却技术领域。本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包括均设置有冷却介质的第一冷却回路和暖通回路,第一冷却回路用于与动力系统热交换,暖通回路用于与车内暖风系统热交换。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共通管路,暖通回路包括暖通管路和共通管路。第一冷却管路和暖通管路并联,共通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用于循环冷却介质。由于将第一冷却管路和暖通管路并联,而且将循环泵设置于共通管路上,减少了装置和器件的使用,用简洁的循环管路达到了将动力系统的废热提供给乘员舱加热的目的,仅需对现有电动汽车做简单的改造就能实现废热利用,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控与冷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续驶里程短是目前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与推广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要想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不仅要从电池容量着手,还要追求能量的高效利用。现有的电动汽车冬季工况的乘员舱的采暖的热源主要通过热泵型空调系统和(或)PTC电加热供热。而PTC加热需要消耗高压电池包能量,从而降低了整车续驶里程。而采用热泵系统的缺点是系统复杂,冬季采暖效率低。为了确保整车续驶里程,纯电动汽车的用户在冬天都不敢主动开暖风,降低了整车驾乘舒适性。此外,由于高压电池分出一部分功率给PTC电加热器,造成动力系统的驱动功率减少,整车动力性能受到影响。
现有的利用电动汽车的电器元件工作产生废热对车内乘员舱进行升温的技术,大多存在元器件繁多的问题,进而导致系统复杂,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利用简洁的循环管路和少量的元器件,将动力系统的废热提供给乘员舱加热,减少对电池能量的损耗,提高续驶里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温度控制系统,利用简洁的循环管路和少量的元器件,将动力系统的废热提供给乘员舱加热,节省电池能量的同时始终保持乘员舱的舒适的乘车温度,提高续驶里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用于设置于电动汽车,所述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包括均设置有冷却介质的第一冷却回路和暖通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用于与动力系统热交换,所述暖通回路用于与车内暖风系统热交换;
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共通管路,所述暖通回路包括暖通管路和所述共通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和所述暖通管路并联,所述共通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循环所述冷却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三通阀,所述第一冷却管路的进水管与所述暖通管路的进水管的并联处为第一连接部,所述三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三通阀的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管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的进水管和所述暖通管路的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流量控制组件,所述三通阀为三通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组件与所述三通控制阀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三通控制阀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与所述流量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检测件和第二温度检测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管路的出水管处,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件设置于所述暖通管路的出水管处。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控制阀为流量分配阀。
进一步地,所述废热利用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两位三通阀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前端散热器、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和所述共通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