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面无弹力进出气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2111.8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华燕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F04B39/00;F04B3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7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孔 出气门 缸盖 进气门 缸体 球面 活塞 气门结构 腔体 密封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出气接口 弹力结构 球面密封 上下滑动 上下活动 逐步扩径 逐步缩径 出气 可活动 进气 同轴 装配 能耗 | ||
一种球面无弹力进出气门结构,包括缸体、缸盖以及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缸盖盖设在缸体上,活塞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缸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设有进气门和出气门,缸盖上设有对应的进气孔和出气接口,其中进气门与进气孔同轴方向,进气孔具有往里逐步扩径的腔体,进气门与进气孔之间设有一可活动的、将进气孔密封或打开的进气珠,对应地,出气门也具有往里逐步缩径的腔体,出气门处设有一可上下活动将出气门密封或打开的出气珠。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化合理,采用球面密封且无需弹力结构,不仅能耗小、提高了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成本,而且装配也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气泵领域,涉及一种气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球面无弹力进出气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进/出气门采用平面橡胶加弹簧或弹片等弹力结构使进/出气门完成开合动作,如专利号为CN92210540.5的中国专利《单级双缸液压气泵》、专利号为CN90216529.1的中国专利《袖珍脚踏储气泵打气筒》。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一,由于采用平面密封技术,需要整个平面均要受力才能完成密封,且空气通过这个平面向外流动的阻力较大,能量损耗较大,效率较低;二、由于弹力结构密封使活塞的动动频率受限于弹簧的震动频率无法提升(活塞的动动频率不能高于弹簧的震动频率,高出部分为无用功),且空气推开进/出气门均要收到弹簧的阻力,使能量损耗增大,效率较低,成本高,装配复杂。
目前也出现了采用球面密封的进/出气门结构,如专利号为200910110706.2的中国发明专利《气泵用排气泄压装置》包括:一阀体,该阀体内设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进口段的直径比出口段的直径小,中间段为锥面腔部分;该阀体上段为安装部,中部径向环设若干小气孔;一柔性排气阀套,它套装于所述阀体的中部,且覆盖所述若干小气孔;一阀座,底部设泄压口,与所述阀体螺接;及,一球形阀芯和一弹簧,两者上下置于所述阀座和所述阀体内,靠该弹簧的弹力使该球形阀芯与阀体内的排气通道中间段的锥面部分紧密接触。
还有专利号为201520162190.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微小型气泵用高压单向阀》,包括阀座、密封球、复位弹性体和弹性压片,其中,所述阀座上设一通孔形成所述微小型气泵用高压单向阀的进气门和出气门,密封球置于通孔上,复位弹性体设在阀座上且其端部指向通孔的圆心,复位弹性体端部连有能将密封球紧压在通孔上使出气门密封的弹性压片。
上述二种结构均是采用球面密封,减少了空气流动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但是其缺陷在于:也是采用弹簧或弹片结构使进/出气门完成开合动作,因此能量损耗也较大,效率较低,成本高,装配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简化、装配方便的球面无弹力进出气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面无弹力进出气门结构,包括缸体、缸盖以及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缸盖盖设在缸体上,活塞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缸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设有进气门和出气门,缸盖上设有对应的进气孔和出气接口,其中进气门与进气孔同轴方向,进气孔具有往里逐步扩径的腔体,进气门与进气孔之间设有一可活动的、将进气孔密封或打开的进气珠,对应地,出气门也具有往里逐步缩径的腔体,出气门处设有一可上下活动将出气门密封或打开的出气珠。
优选,所述缸体顶部竖直并列设有进气门和出气门,进气门的下端呈扩径的倒V型或者倒U形腔体结构,出气门的底部呈V型或者U形腔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进气门呈圆柱形、凸设在缸体的顶面,进气珠的直径小于进气门的直径、且大于进气孔上端的直径,在进气门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供进气珠搁置的限位块,限位块与进气门的内壁之间具有进气间隙,进气门的顶部与进气孔的倒V型或者倒U形腔体结构相抵密封,进气珠可上下活动地限位设置在限位块与进气孔的倒V型或者倒U形腔体结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华燕,未经沈华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2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