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及内设有高压盒的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4163.0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50 | 分类号: | B60L50/50;B60R16/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盒 预充电继电器 快充继电器 慢充继电器 专用电池组 总正继电器 电动汽车 电池箱 内箱体 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并联入电路 低压接插件 总负继电器 电池箱体 动力电池 放电功能 上下扣合 信号处理 上壳盖 下壳盖 粘黏 总压 分配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及内设有高压盒的电池箱,高压盒的上壳盖与下壳盖上下扣合组成壳内箱体,所述壳内箱体设有快充继电器、慢充继电器、预充电继电器、总负继电器与总正继电器;所述快充继电器、慢充继电器、预充电继电器、总正继电器并联入电路。本申请的高压盒具有快充、慢充以及放电功能,低压接插件可以将继电器粘黏状态、电流、总压等信息送至BMS进行信号处理,结构简单,并能节省电池箱体的内部空间,能完全满足动力电池电能的分配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及内设有高压盒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电动汽车的能源中枢,而高压盒作为动力电池的能量分配单元,对整车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高压盒内部连接大多都是通过线束进行连接,虽然线束连接方便,但是因为高压盒内部线束连接不止一条,这样就会造成线束杂乱,同时由于线束具有很大的阻值,电能传输时造成较大的电能损耗,并且高压盒内部有很大的电流经过,不利于高压盒的散热。
现有高压盒已逐渐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应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盒设置在电池组的外部,称为电池组外部高压盒。电池组外部高压盒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动力电池的总正接线端和总负接线端,通过高压盒实现动力电池能量的分配。其缺点在于:高压盒的体积较大,需要在整车上单独分配相应的装配位置,占用整车有限的空间,高压盒位于动力电池的外部,需要较长的高压连接线和低压控制线与动力电池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不利于线束的连接与防护,从而影响整车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及内设有高压盒的电池箱,该高压盒设置在电池箱体内部,可减小高压盒连接电池组的铜排长度,用铜排代替线束来实现各电路器件间的电路连通,可增大过流量和导热面积,且利于散热。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包括上壳盖与下壳盖;所述上壳盖与下壳盖上下扣合组成壳内箱体,所述壳内箱体设有快充继电器、慢充继电器、预充电继电器、总负继电器与总正继电器;与电池正极通过汇流排1 连接的总正继电器通过汇流排4与放电正极连接;所述慢充继电器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池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慢充接插件一端连接;所述慢充接插件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总负继电器连接;所述总负继电器通过汇流排2与电池负极连接,通过汇流排5与放电负极连接;所述预充电继电器与预充电阻串联后,两端分别与电池正极、放电正极连接;所述快充继电器一端通过铜排与电池正极连接,另一端通过汇流排3与快充正极连接。预冲电阻12安装在预冲继电器3旁,用于上高压电过程,降低预冲回路电流,保护电机控制器、主继电器等器件不会因为瞬间的大电流而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总负继电器与总正继电器设于壳内箱体的右侧;所述快充继电器、慢充继电器、预充电继电器设于壳内箱体的左侧。高低压左右分离防止信号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壳内箱体内还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套设于 busbar2上,用于采集回路电流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壳内箱体内还设有低压接插件;所述低压接插件外接BMS。
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的内设有高压盒的电池箱。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高压盒设置在电池箱体内部,可减小高压盒连接电池组的铜排长度,用铜排代替线束来实现各电路器件间的电路连通,可增大过流量和导热面积,且利于散热。本发明高压盒集成了电池管理系统,节省了电池箱体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但完全满足动力电池电能的分配要求,具有快充、慢充以及放电功能,低压接插件可以将继电器粘黏状态、电流、总压等信息送至BMS 进行信号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4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动力电池纯电汽车控制系统
- 下一篇:高压盒及具有该高压盒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