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4243.1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思聪;李钰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13 | 分类号: | F02M26/13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再循环系统 循环管道 进气管道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汽缸 流体连通 排气道 废气 发动机技术领域 尾气排放装置 燃烧 负荷变换 排气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发动机。该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在EGR汽缸的第一排气道与尾气排放装置之间流体连通的排气管道、在EGR汽缸的第二排气道与进气管道之间流体连通的循环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内的EGR阀,所述EGR阀在开启时允许所述循环管道内的废气进入所述进气管道,所述EGR阀在关闭时阻止所述循环管道内的废气进入所述进气管道。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不但能够解决发动机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燃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还能够解决在发动机在负荷变换过程中燃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往复式内燃机为了提高热效率通常采用较高的压缩比,从而导致了大负荷工况的爆震问题,而EGR(Exhaust Gas Return,废气再循环)系统能较好抑制爆震。
现有的废气再循环系统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发动机的一个汽缸作为EGR缸,实现了固定的废气再循环率。这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在小负荷及怠速工况时会由于废气再循环率保持不变而产生燃烧不稳定问题。
另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采用第一、第二气门调节系统实现废气再循环与非废气再循环的切换。但是这种方案对于发动机运转工况从大负荷快速降低至小负荷的瞬态过程,由于EGR管中的废气还会陆续进入进气管,容易造成EGR率过高引起燃烧不稳定。
还有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高压及低压两种情况,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从涡轮上游取气,废气进入到进气歧管。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从涡轮下游取气,废气进入到增压器压气机上游。这种废气再循环系统也会出现某些工况废气再循环率不足而导致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存在的燃烧不稳定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
在EGR汽缸的第一排气道与尾气排放装置之间流体连通的排气管道;
在EGR汽缸的第二排气道与进气管道之间流体连通的循环管道;
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内的EGR阀,所述EGR阀在开启时允许所述循环管道内的废气进入所述进气管道,所述EGR阀在关闭时阻止所述循环管道内的废气进入所述进气管道。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道包括进气管及连接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的进气歧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循环管道流体连通,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EGR汽缸相连。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歧管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节气门。
可选地,所述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位于所述EGR阀与所述第二排气道之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驱动机构、配气机构及上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所述配气机构包括排气凸轮轴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道上的第一排气门,所述排气凸轮轴包括支撑轴及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的移位凸轮,所述移位凸轮跟随所述支撑轴转动,所述移位凸轮可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支撑轴的轴线方向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移位凸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可控制所述第一排气门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移位凸轮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关闭所述第一排气门。
可选地,所述EGR阀在所述移位凸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EGR阀在所述移位凸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4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