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开关快速触发导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5340.6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张国勇;宋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 | 分类号: | H03K17/5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开关 阴极 二极管 可控硅SCR 阳极 原边线圈 电源 变压器 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 触发导通 副边线圈 接变压器 电抗器 控制端 输出端 触发电子开关 输出端相连 输出电压 出线端 进线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开关快速触发导通装置,包括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控制端a接变压器T副边线圈的一端,电子开关的第二控制端b接变压器副边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电源Us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抗器L的进线端相连,电抗器L的出线端与二极管V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的阴极与可控硅SCR的阳极相连,可控硅SCR的阴极与变压器T原边线圈的一端相连,变压器T原边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Us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器C的一端接在二极管VD的阴极和可控硅SCR的阳极之间,电容器C的另一端接在电源Us的第二输出端和变压器T原边线圈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简单耐用、操作简单等优点,通过调节电源Us的输出电压,能有效快速触发电子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开关触发导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开关快速触发导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开关元件以其靠得住的性能、稳定的电压输出、较宽的电压调理范围等诸多优点,在电力拖动、机电软启动、直流电源等方面获得了普遍的运用。电子开关元件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是触发电路的触发,目前国内较多采用模拟式触发电路和数字式触发电路,其中,模拟式触发电路的缺点如下:①受电网中各类身分影响;②触发效果差一些;③脉冲控制器易发烧;④触发功率低等缺点;而数字式触发电路的缺点如下:①顺应电网电压波动能力较差;②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调节电容器C内储存的电能,能有效快速触发电子开关的电子开关快速触发导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开关快速触发导通装置,包括电子开关、用于转化原边线圈电压电流信号的变压器T、用于快速释放电容器C储存的电能的可控硅SCR、用于储存电子开关触发所必需的电能的电容器C、用于控制电容器C充电的方向性的二极管VD、用于限制电容器C充电电流的电抗器L和用于提供电容器C充电所必须的能量的电源Us,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控制端a接变压器T副边线圈的一端,电子开关的第二控制端b接变压器副边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电源Us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抗器L的进线端相连,电抗器L的出线端与二极管V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的阴极与可控硅SCR的阳极相连,可控硅SCR的阴极与变压器T原边线圈的一端相连,变压器T原边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Us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器C的一端接在二极管VD的阴极和可控硅SCR的阳极之间,电容器C的另一端接在电源Us的第二输出端和变压器T原边线圈之间。
所述可控硅SCR通过安装在控制柜中的控制器控制其开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简单耐用、操作简单等优点,通过调节电源Us的输出电压,能有效快速触发电子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开关快速触发导通装置,包括电子开关、用于转化原边线圈电压电流信号的变压器T、用于快速释放电容器C储存的电能的可控硅SCR、用于储存电子开关触发所必需的电能的电容器C、用于控制电容器C充电的方向性的二极管VD、用于限制电容器C充电电流并防止电容器C因过流而损坏的电抗器L和用于提供电容器C充电所必须的能量的电源Us,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控制端a接变压器T副边线圈的一端,电子开关的第二控制端b接变压器副边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电源Us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抗器L的进线端相连,电抗器L的出线端与二极管V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的阴极与可控硅SCR的阳极相连,可控硅SCR的阴极与变压器T原边线圈的一端相连,变压器T原边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Us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器C的一端接在二极管VD的阴极和可控硅SCR的阳极之间,电容器C的另一端接在电源Us的第二输出端和变压器T原边线圈之间。所述可控硅SCR通过安装在控制柜中的控制器控制其开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5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电复位电路、芯片及智能门锁
- 下一篇:单火线供电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