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储气井套管裂纹与开裂缺陷检测用标定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6636.2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0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赛南;王恩和;史红兵;夏智;程江辉;王仁涛;洪勇;吴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代群群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定 样管 地下储气井 套管 检测 缺陷检测 缺陷信号 探头 无损检测技术 本实用新型 比较检测 调整检测 检测设备 检测信号 缺陷标定 缺陷类型 探头参数 特种设备 校准 管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储气井套管裂纹与开裂缺陷检测用标定样管,属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它包括多个尺寸不同的槽,所述槽位于所述标定样管的管壁上,所述标定样管的材质与待检测地下储气井套管的材质相同,且所述标定样管的规格尺寸与待检测地下储气井套管的规格尺寸相同。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尚无裂纹与开裂缺陷标定样管的问题,在实际检测中,用实际检测信号与标定缺陷信号比较,确定缺陷类型和大小;或者将检测用探头检测标定样管,比较检测信号与标定缺陷信号,由此确定探头精度与准确性,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检测探头参数,实现检测设备的校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储气井套管裂纹与开裂缺陷检测用标定样管。
背景技术
CNG地下储气井作为一种埋地高压容器,在我国使用已近三十年,因其相比储气瓶、罐等方式具有安全性强、储气量大、使用效率高、节省空间、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近年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CNG加气站主要储气设备,使用率约80%,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相继开展相关研究,有关储气井检验检测的理论、标准、规范正逐步完善,但“超规范、超标准”仍普遍存在,特别在储气井检测方面,缺乏统一的缺陷标定样管、参考标定信号和评价标准,严重阻碍了我国储气井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
地下储气井套管裂纹与开裂缺陷本身的检测难度较大,加上储气井套管埋于地下,管壁内外环境复杂,因而更不易检测和标定,很难准确判断裂纹和开裂缺陷的位置以及尺寸当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5607347U,公告日:2016年9月28日,公开了储气井超声波测厚专用试块及测厚装置,储气井超声波测厚专用试块包括法兰和试块,法兰和试块通过螺纹连接;试块为圆筒结构,圆筒外周面呈环形阶梯状。储气井超声波测厚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绞车、电缆光缆、地滑轮、天滑轮、超声波探头系统、测厚专用试块装置和辅助移动设备;检测时,将控制装置、绞车、地滑轮固定在地面上,天滑轮通过辅助移动设备悬挂于待检测储气井正上方;测厚专用试块设置在待检测储气井井口;电缆光缆的一端与控制装置连接,另一端在绞车上缠绕多圈后经过地滑轮、天滑轮与超声波探头系统连接。通过设置超声波测厚专用试块,在检测现场可以对超声波探头系统进行校准和复核,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其不足之处是:该方案仅适用于大面积壁厚减薄缺陷的标定和检测现场检测探头的校准和复核,而不适用于对更具危险性的裂纹与开裂缺陷。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标定样管无法适用于裂纹与开裂缺陷检测和标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储气井套管裂纹与开裂缺陷检测用标定样管,它能够用于地下储气井检测中裂纹与开裂缺陷的研究、信号标定、检测探头的校准和复核,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裂纹与开裂缺陷标定样管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储气井套管裂纹与开裂缺陷检测用标定样管,包括多个尺寸不同的槽,所述槽位于所述标定样管的管壁上,所述标定样管的材质与待检测地下储气井套管的材质相同,且所述标定样管的内径、壁厚与待检测地下储气井套管的内径、壁厚对应相同。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不同界面上具有反射的特性,如遇到缺陷,超声波在缺陷上反射回来,探伤仪能够将反射波显示出来,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本方案中的标定样管与待检测地下储气井套管的材质和规格尺寸均相同,标定样管管壁上的槽作为参照标准,超声波探头探测待检测地下储气井套管时反馈回来的信号特征(例如,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特征)与超声波探头探测标定样管时反馈回来的信号特征进行比对,如两种信号特征一致,则说明待检测地下储气井套管管壁上裂纹的尺寸当量与作为参照标准的槽的尺寸当量相同,并且裂纹与开裂缺陷所在的位置与该槽所在的位置相同,利用本方案的标定样管能够有效的判断地下储气井套管裂纹与开裂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未经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6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材内壁缺陷深度定量对比试块
- 下一篇:非金属超声CT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