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8194.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伟;李国营;王明;位广超;柳晨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龙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电路测量装置 减震 机电设备 防尘片 硅胶块 机身 转轴 携带 减震弹簧 置物袋 预留 本实用新型 测量装置 定位卡扣 防尘功能 固定卡扣 壳体内部 内部设置 扭转弹簧 配套设备 设备提供 双重减震 插线孔 皮筋 上套 焊接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包括机身、壳体和防尘片,所述机身与壳体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接,且第一转轴上套有皮筋,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减震硅胶块,且机身上预留有插线孔,并且减震硅胶块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置物袋,且壳体通过第二转轴与把手相连接,并且壳体上预留有固定卡扣和定位卡扣,所述防尘片通过扭转弹簧与机身相连接。该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壳体内部设置置物袋,可将测量装置及其配套设备共同存放,避免丢失,壳体外焊接有把手方便携带,有减震硅胶块、减震弹簧双重减震设施,防尘片的设计为该设备提供防尘功能,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测量装置是进行机器维修时,检查线路是否有电流流通的装置,当电路检测装置的测量线搭接到线路上时,若有电流通过,电路测量装置指示灯会亮起,且指针发生转动。
然而市场上的电路测量装置线路较长,容易发生交叉缠绕,甚至折断的可能性,极不便于收纳,且充电线与电路测量装置分开存放,若不及时收纳容易丢失,并且大多此类装置预留孔洞没有防尘设施,当灰尘进入机身内部时,有引起短路的可能性,给该装置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该装置有一定的重量,掉落时与地面产生撞击力,容易造成外表面的磨损甚至造成内部零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路测量装置不方便携带、没有防尘减震措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包括机身、壳体和防尘片,所述机身与壳体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接,且第一转轴上套有皮筋,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减震硅胶块,且机身上预留有插线孔,并且减震硅胶块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置物袋,且壳体通过第二转轴与把手相连接,并且壳体上预留有固定卡扣和定位卡扣,所述防尘片通过扭转弹簧与机身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身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90°。
优选的,所述机身八个顶点均通过胶接的方式连接有减震硅胶块,且减震硅胶块内部通过粘连的方式连接有6个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左侧设置有1个置物袋,且其右侧设置有2个置物袋,并且壳体下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转轴相连接,同时第二转轴与把手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角度范围为0-180°。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方中心点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有固定卡扣和定位卡扣。
优选的,所述插线孔的个数为2个,且2个插线孔关于机身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并且机身与防尘片通过扭转弹簧构成旋转结构,同时其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方便携带、防尘且有减震功能,
1、该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可通过第一转轴拆分成壳身和机身,方便使用于携带,壳身上设置有三个置物带,可方便的存放测量线、充电线和备用电池等物品,把手的设计使携带时舒适度更高;
2、机身上通过扭转弹簧与防尘片相连接,使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将插线孔封闭,避免了灰尘进入的可能性,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3、机身八个顶点均设置有减震硅胶块且硅胶块中设置有减震弹簧,双重减震设置,使电路测量装置掉落时减少冲击力的作用,避免装置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关闭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开启时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龙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龙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8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