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变轨距车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3705.2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谦;杨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生谦 |
主分类号: | B61F7/00 | 分类号: | B61F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架 轨距 车轴 分体式结构 车架装置 定位槽 轴承座 两组 列车 车轮 本实用新型 集装箱货物 连接杆连接 双U形结构 车轮安装 轨道变换 互联互通 引导轨道 运输效率 运输周期 变换轮 承重架 变距 轮距 慢速 吊装 铁路 局限 轨道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变轨距车架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两组纵转向架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为整体结构,且所述纵转向架的上方安装横转向架,在横转向架上安装承重架,车轮安装在车轴上,所述纵转向架采用双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下方设有多个定位槽;车轴采用分体式结构,且分体式结构的车轴设有两组轴承座,轴承座的上部设有键,通过键与定位槽配合实现两个车轮的轮距的定位。有益效果是:在火车站的专用变距引导轨道慢速运行,即可实现变换轮距以适应不同的轨距,解决不同轨道间距的铁路互联互通,避免了更换列车轮或吊装集装箱货物至对方国家的列车上的问题,提高了运输效率,缩短了运输周期,而且可以适应多种轨距的铁路,不仅局限于现有技术中的两种轨道变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车轮车架,特别涉及一种列车变轨距车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我国一般采用标准铁路轨道(1436mm),也存在一些非标准的轨道,蒙古、俄罗斯采用宽轨(1524mm),东南亚各国采用窄轨(1000mm)或(1067mm)等等,这样,即使这几个国家的铁路轨道连接到一起,也难以实现各国的火车机车的通用运行,如果轨道对接互通,在两种轨距的轨道交接处就必须采用更换列车轮或吊装集装箱货物至对方国家的列车上,既降低了运输效率,延长了运输周期,又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与安全风险,因此,如何实现与周边国家的铁路对接互通,是一个制约交通效率的技术瓶颈;目前,中俄之间新建的高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列车的车架设有两组车轮,一组车轮与中国的车轨配合,另一组轨距较宽的与俄罗斯的轨道配合,虽然一定程度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仍然不能解决该列车行驶至东南亚各国的更窄的轨道上,理论上需要设置3组车轮,这是不现实的,也不容易得到推广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列车变轨距车架装置,列车的车轮可以变换轮距以适应不同的轨距,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缩短了运输周期。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纵转向架、车轴(4)、车轮(3)、横转向架(5)、承重架(6)和第一连接杆(7),两组纵转向架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为整体结构,且所述纵转向架的上方安装横转向架(5),在横转向架(5)上安装承重架(6),车轮(3)安装在车轴(4)上,其特征是:所述纵转向架采用双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下方设有多个定位槽;车轴采用分体式结构,且分体式结构的车轴设有两组轴承座(8),轴承座(8)的上部设有键,通过键与定位槽配合实现两个车轮的轮距的定位。
优选的,上述纵转向架包括第一纵转向架(1)和第二纵转向架(2),第一纵转向架(1)和第二纵转向架(2)的两端分别为U形结构的架体,在U形结构的架体的外端部分别开设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定位槽(9)。
优选的,上述车轴(4)包括母车轴(4.1)和公车轴(4.2),母车轴(4.1)和公车轴(4.2)直接插接连接,左侧的母车轴两侧设有一个前车轮,右侧的公车轴两侧设有另一个前车轮,两个前车轮分别通过车轴上的两个轴承座(8)与定位槽(9)插接固定。
优选的,上述母车轴(4.1)的右端为筒形结构(4.4),所述公车轴(4.2)的左端为插头(4.3),通过插头(4.3)插入筒形结构(4.4)配合连接。
所述轴承座(8)的下侧安装锁销,通过锁销将轴承座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火车站的两种轨距轨道交接处安装变轨距导引轨道,通过轴承座与不同间距的定位槽配合,结合承重架与变距引导轨道中间的支撑轨道配合,实现列车的车轮在火车站的专用变距引导轨道慢速运行,即可实现变换轮距以适应不同的轨距,解决不同轨道间距的铁路互联互通,避免了更换列车轮或吊装集装箱货物至对方国家的列车上的问题,提高了运输效率,缩短了运输周期,而且可以适应多种轨距的铁路,不仅局限于现有技术中的两种轨道变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生谦,未经杨生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3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下一篇:前端车钩的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