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尿素泵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0613.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文;周骁;吕鹏;J·幕恩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谈晨雯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泵 液位传感器 液管道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电气连接头 印刷电路板 电气连接 壳体内部 内部冷却 尿素喷射 外部冷却 尿素液 驱动泵 吸入管 总成本 线束 装配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尿素泵总成,包括:尿素泵单元,该尿素泵单元包括壳体,驱动泵,印刷电路板,尿素喷射管道,内部冷却液管道,主电气连接头;液位传感器总成;外部冷却液管道;尿素液吸入管;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总成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壳体内部的线束电气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尿素泵总成具有结构紧凑,易于装配,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的尿素泵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内燃机,例如柴油机工作时,多数情况下会伴随过量的氧气产生氧化氮(NOx),从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要求,减少氧化氮的排放,需要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氮和水,通常是在尾气进入催化器之前,将尿素水溶液作为还原剂喷射到尾气中,实现对NOx的还原,这项工作具体是由尿素泵从尿素箱中吸取尿素后泵入到排气管道的尾气中来实现的。
目前市场上的尿素泵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的结构,整体式的尿素泵生产所需空间大,不便于生产装配和管理;分离式的尿素泵需要额外的装配接口及零部件,增加了生产成本,不符合目前高度集成化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便于生产装配的尿素泵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素泵总成包括:尿素泵单元,该尿素泵单元包括壳体,驱动泵,印刷电路板,尿素喷射管道,内部冷却液管道,主电气连接头;液位传感器总成;外部冷却液管道,该外部冷却液管道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内部冷却液管道相连通,从而实现冷却液先经过所述内部冷却管道流入所述外部冷却液管道后再回流至所述内部冷却液管道的功能;尿素液吸入管,该尿素液吸入管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尿素喷射管道相连通;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总成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壳体内部的线束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上形成有液位传感器电气连接口,所述液位传感器总成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该液位传感器电气连接口中的线束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总成包括液位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用于保护所述液位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的存储管,以及套置在所述存储管外周的浮子,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有插针,该插针插入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气连接口从而与其内部的线束形成电气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品质传感器总成,所述品质传感器总成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壳体内部的线束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上形成有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口,所述品质传感器总成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该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口中的线束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品质传感器总成包括品质传感器本体,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头以及分别与所述品质传感器本体和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头相连接的线束,该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头插入所述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口从而与其内部的线束形成电气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带有多个孔状结构的卡盘,所述存储管的第一端部、所述外部冷却液管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尿素吸入管的第一端部、线束的第一端部分别插入各自对应的所述孔状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存储管的第一端部、所述外部冷却液管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外周上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定位环。
优选地,所述存储管的第一端部、所述外部冷却液管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外周上分别套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定位环以及所述尿素泵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尿素吸入管的第一端部的外周上套置有垫片。
优选地,所述线束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头相连接,所述品质传感器电气连接头位于所述卡盘和所述尿素泵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卡盘与所述尿素泵单元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0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