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管式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9124.7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3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智文科;田阳;邓勇;曲涛;刘培培;李大鹏;吴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18;F27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堵 滚轮 玻璃箱门 支撑斜板 保温套 管式炉 上箱体 石英管 下箱体 圆环套 支撑板 支撑架 法兰 耐温 坩埚 本实用新型 便于移动 取放方便 分子泵 上箱盖 真空泵 打孔 侧翻 对管 取放 改进 维修 观察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的管式炉,包括上箱体、耐温玻璃箱门、保温套I、保温套II、石英管、法兰I、法兰II、管堵I、管堵II、圆环套I、圆环套II、支撑板I、支撑板II、支撑架I、支撑架II、支撑斜板I、支撑斜板II、滚轮I、真空泵、分子泵、滚轮II、下箱体;上箱盖便于对管式炉的维修、查看、更换石英管等操作,有耐温玻璃箱门可以观察样品的变化情况,管堵上打孔,使管堵取放方便,便于气氛流通,上箱体和下箱体设有滚轮,便于移动,坩埚钩防止取放料时,坩埚侧翻,节省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炉技术领域,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管式炉。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气氛管式炉存在的技术缺陷如下:(1)保温层材料分布不合理,对与空气接触的石英管不利,在升温过程中,容易冷热不均,造成石英管断裂;(2)支撑系统的设计有缺陷,对炉管的支撑力不足,其对炉管的使用寿命有影响;(3)管堵设计有缺陷,需要改进;(4)随着炉温的升高,不利于观测恒温区物料的变化情况;(5)管式炉移动不便,其浪费人力;(6)管式炉中上箱体是一体的,不便于对管式炉的维修、查看、更换石英管等操作;(7)坩埚钩取放坩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管式炉,包括上箱体1、耐温玻璃箱门2、保温套I3、保温套II4、石英管5、法兰I6、法兰II7、管堵I8、管堵II9、圆环套I10、圆环套II11、支撑板I12、支撑板II13、支撑架I14、支撑架II15、支撑斜板I16、支撑斜板II17、滚轮I18、真空泵19、分子泵20、滚轮II21、下箱体22;上箱体1设有上箱盖,石英管5横向贯穿上箱体1,上箱体1侧面中间开有耐温玻璃箱门2,耐温玻璃箱门2与石英管5侧面正对,管堵I8和管堵II9分别放置在石英管5的两头,管堵I8和管堵II9上设有通孔,法兰I6和法兰II7对石英管5两端进行封堵,保温套I3和保温套II4分别设置在石英管5穿过上箱体1后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保温套I3和保温套II4外分别设置圆环套I10和圆环套II11,圆环套I10和圆环套II11固定在上箱体1上,圆环套I10和圆环套II11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板I12和支撑板II13,支撑板I12和支撑板II13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架I14和支撑架II15,支撑架I14和支撑架II15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斜板I16和支撑斜板II17,支撑斜板I16和支撑斜板II17设置在上箱体1上,上箱体1底部设有四个滚轮I18,滚轮I18下面是下箱体22,下箱体22内部设有真空泵19、分子泵20,下箱体22底部设有四个滚轮II21。
所述耐温玻璃箱门2上设有不锈钢把手,耐温玻璃箱门2为挤压式密封箱门。
所述滚轮I18和滚轮II21为自锁式滚轮。
所述管堵I8和管堵II9上的通孔不在管堵I8和管堵II9的中心部位。
所述管式炉还配有坩埚钩23,坩埚钩23包括菱形框24、直杆25、把手26、支撑脚27,菱形框24设置在直杆25的一端,把手26设置在直杆25的另一端,支撑脚27设置在直杆25靠近把手26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箱体设有上箱盖便于对管式炉的维修、查看、更换石英管等操作,上箱体侧面中间开有耐温玻璃箱门可以观察样品的变化情况,管堵上打孔,使管堵取放方便,便于气氛流通,保温套设在石英管穿过上箱体后露在空气中的部分,避免高温使石英管断裂,支撑杆和支撑板位置固定,提供所需求的支撑力,上箱体和下箱体设有滚轮,便于移动,坩埚钩防止取放料时,坩埚侧翻,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改进的管式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改进的管式炉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坩埚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9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石炉堵炉眼工具
- 下一篇:一种烧结松料器